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国际前沿学术讲座第八期“反对‘一切皆艺’:阿多诺形式概念作为当代艺术的批判工具”举行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年11月20日

[本站讯]11月20日,山东大学国际前沿学术讲座第8期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德国卡塞尔大学美学与普通艺术科学系副教授王卓斐作“反对‘一切皆艺’:阿多诺形式概念作为当代艺术的批判工具”的主题学术讲座。

讲座通过解读西奥多・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形式概念,以反对‘一切皆艺’为核心,为当代艺术“去边界化”困境提供了理论参照系。讲座指出,阿多诺用“艺术的磨损”(Verfransung)描述艺术门类边界的消解,更警示了“去艺术化”(Entkunstung)的深层风险——当艺术完全融入生活实践,便会丧失其通过形式获得的自主领域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距离。讲座认为,阿多诺重新定义的“形式”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形式是艺术组织材料、容纳矛盾并保持批判力的机制。与传统形式概念不同,阿多诺的形式以连贯性、异质性、偶然性为核心原则,即拒绝强制统一,而是在矛盾与差异中构建动态的内在逻辑。

讲座通过多个案例印证了这一理论的实践价值。宋冬的《吃城市》系列将味觉、嗅觉与集体行为融入艺术,通过城市模型由食物构成且可供食用的形式规则,构建了对消费社会的批判;黄永砯的作品通过并置中西方文化符号,以充满张力的形式呈现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冲突;杜尚《大玻璃》因运输破损形成的裂痕被纳入作品形式,都成为艺术真理内容的一部分。即便是当代算法艺术,其算法规则的设定与参数选择,也是阿多诺“客观形式”概念在数字时代的新体现。

在互动环节,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哲学系教授罗德里戈·杜阿特、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白龙分别围绕形式“连贯性”与“异质性”的内涵与艺术的边界为主题作分享,参会学生围绕着阿多诺的相关理论进行踊跃提问。


【供稿单位:社科院     作者:胡玉翠    责任编辑:蒋晓涵 车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