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李盛结做客山东大学“美丽中国”讲坛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年10月21日

[本站讯]10月20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山东大学“美丽中国”讲坛(2025年第14期,总第35期)。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海洋微生物研究所李盛结以“Revisiting the Microbial Nitrogen Cycle(重新审视微生物氮循环)”为题作学术报告。讲坛由环境学院教授闫震主持。

氮作为生命体的必需元素,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深刻影响着海陆水体的生产力与生态系统功能。尽管氮气在大气中储量丰富,但绝大多数生物只能利用铵盐、硝酸盐等生物可利用形态,而这些形态的转化与分布主要由微生物过程调控。李盛结的报告聚焦微生物固氮、脱氮、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与甲烷(CH4)产生等核心过程,探讨其对海陆水体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等关键科学议题。报告重点介绍了包括新发现的异养固氮微生物内共生体、颗粒物驱动活跃水体氮损失过程、基于同位素分馏指征的N2O生成溯源,以及挑战传统认知的地下水“甲烷悖论”在内的一系列前沿发现,系统揭示了微生物在调控海陆水体氮循环及温室气体通量中的核心角色。

报告结束后,李盛结与学院师生围绕海陆水体中颗粒物的形成与迁移转化过程、海洋微氧区的理化性质、有氧/无氧条件下产甲烷主要途径以及甲烷代谢与硫代谢的关联性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师生表示,此次报告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也为学院在微生物驱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李盛结,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海洋微生物研究所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2017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2022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期间曾访学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Marc Strous院士课题组,博士后阶段与Marcel Kuypers院士合作。长期聚焦海陆水环境碳氮转化及温室气体产排微生物驱动机制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37篇,其中第一作者文章17篇,包括ISME J、ES&T、Water Res等期刊。

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学院设立“美丽中国”讲坛特色品牌学术活动,旨在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教学名师,分享其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供稿单位:环境学院     作者:官博    责任编辑:蒋晓涵 王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