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9月27日至28日,中日生物医疗生命科技与产业融合论坛在日本京都大学芝兰会馆举办。同期还迎来留日中国人生命科学协会成立30周年重要节点。
京都大学医学研究科、留日华人生命科学协会会长吴泉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对中日两国生命科技领域学者、业界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强调深化双边合作对推动全球生物医疗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万熠在致辞中系统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办学特色、以及机械工程学科在装备制造、生物医疗交叉领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他表示,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始终将国际合作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而生物医疗与装备作为机械工程学科重点拓展的前沿领域,已形成多学科协同创新的鲜明优势。未来,学校将持续发挥综合学科实力,与中日两国科研机构、产业界携手,聚焦世界生物医疗科技前沿方向,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力争产出更多重大原创成果,为全球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贡献“中国智慧”。

会上,山东大学姜兆亮教授作了题为“3D Printing Mechanism and Performance Control of Functional Gradient oriented Ceramic Scaffold”的主题报告,针对创伤、骨肿瘤、发育畸形等引起的骨缺损问题,分析了功能梯度骨支架的成形机理,开发了新型在线混合的梯度3D打印系统,通过模拟天然骨内部的宏观微观结构和强度硬度性能变化,实现了功能和结构的柔性梯度增材制造,为3D打印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次论坛设置1场大会报告及肿瘤免疫、生物医学材料、神经科学、AI药物、再生医学5个专题分会场,搭建起“宏观引领+微观深耕”的交流平台。现场围绕学术前沿、技术突破、产业转化等议题展开研讨,共话领域发展新机遇。
会前,万熠一行与一般社团法人京博协会会长王天佐、赵华等代表进行座谈,双方就深化中日高校与企业在生物医疗装备研发、人才联合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合作展开深入交流,为后续务实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论坛由留日中国人生命科学协会、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般社团法人京博协会联合主办,西日本中国留学生学友会、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协办,来自山东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大阪大学、東北大学、理化学研究所等中日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生物医疗产业界精英、优秀留学生代表100余人参加活动。
作为留日中国人生命科学协会成立30周年的重要纪念活动,本次论坛以“前沿科技驱动生物医疗产业融合发展”为主题,不仅为中日两国生物医疗生命科技领域搭建了成果展示、思想碰撞的高端平台,更在深化学术交流、推动产学研协同、破解产业融合难题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未来,各方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持续完善合作机制,共同探索中日生物医疗科技与产业融合的新路径,为提升全球医疗健康水平、增进人类生命健康福祉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