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智能纤维与无荧光剂PDT技术引领创新风潮——信息学院举办弘信讲坛讲座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年09月29日

[本站讯]9月25日,由信息学院主办的弘信讲坛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学院光学系校友、华中师范大学首席战略科学家陶光明,学院光学系校友、浙江迪珀赛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华年作学术报告。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李德春、光电科创精英班师生200余人参加活动。

陶光明教授作主题为“智能纤维器件与装备技术研究”的前沿报告,他结合团队前期的科研成果,系统展示了智能健康交叉科学领域的最新突破。陶光明教授介绍了通过纤维内纳米颗粒与纤维间微米结构的协同设计,实现宽光谱光热的精准调控,以及该技术在汽车内部、人体皮肤表面降温场景中的实践效果。此外,他还介绍了无感化技术的研发思路——从提升电子织物交互精度,到构建“传感-传输-处理”一体化的生命体征监测体系,让长期、实时的健康数据采集成为可能。陶光明教授勉励青年学子,要怀揣对科学的热爱与对未知的好奇,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张华年围绕“基于特殊波段激光的无荧光剂PDT技术及应用”主题展开报告。他回顾了光动力疗法(PDT)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指出传统光敏剂“浓度窗口窄、毒理风险高”一直是限制PDT大规模临床推广的核心瓶颈。目前,全球首套无荧光剂PDT医疗设备已完成多中心临床试验,正式进入注册阶段,有望为皮肤科、运动康复科及风湿免疫科提供更安全、可重复的微创治疗新选择。报告现场,张华年还分享了从实验室样机到产业化落地的“十年磨一剑”创业经历,勉励学弟学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互动环节,师生围绕无荧光剂PDT的远期生物安全性、智能织物的服役稳定性、Fiberbots的能量传输效率等热点问题踊跃提问,得到两位校友的细致解答。信息学院光学工程系主任连洁主持报告会。

本次弘信讲坛搭建起校友与母校协同创新的情感桥梁,为师生搭建了近距离接触科技前沿、拓宽学术视野的平台。


【供稿单位:信息学院     作者:葛竞徽    责任编辑:蒋晓涵 颜薏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