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9月22日,“东亚文学交流论坛”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邢占军出席论坛并致辞。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时卫国主持论坛。
邢占军表示,文学是一种“世界语言”,是沟通民心、增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全球视野共同探讨并展望文学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愿景,为人文学科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要加强校际与国际合作,持续推动文学交流和文明互鉴。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作家协会原外联部副主任、译审陈喜儒聚焦“文学交流的形式与内涵”,回顾了中日文学及两国作家的交流历程,强调要进行实打实的文学研讨切磋。大东文化大学荣誉教授、日本埼玉县日中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田中宽以“东亚地区的文学发展与交流”为题,通过具体案例,说明文学在日常生活和人生中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强调文学对于人类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终极价值。山东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教授薛熹祯在“鲁迅研究在韩国:跨越国界的思想共鸣”报告中阐述了鲁迅思想在东亚的跨文化影响力。九州产业大学教授酒井顺一郎围绕“中国留学生与日本社会的交错与相互影响——过去、现在、未来”这一主题,对中国留日学生近130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中日留学交流的理想模式展开了深入探讨。时卫国以“东亚文学的相互影响与文化发展”为中心从历时与共时角度审视了两国文学发展历程和时代特征,并对中日韩三国的文学交流与文明互鉴进行了展望。山东科技大学教授林啸轩代表与会师生分享了自己的论坛感悟。

此次论坛由山东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主办,来自中日韩学界专家,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师生7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