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大学毕业生首次就业后面临着从学生到职场人角色转型问题。近年来,大学生新员工角色转型难、职场适应慢的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一问题,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蔡地与其合作者的两项研究分别在线发表于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JCR 1区, 影响因子13.2,中科院一区TOP,ABS 3)和Information & Management(JCR 1区,影响因子11.2,中科院一区TOP,ABS 3)。


研究一利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对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的前因进行了综述。当前学术界对于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前因的研究是分散的、碎片化的。具体而言,虽然现有研究普遍认为组织社会化策略、内部人以及新员工自己是驱动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的三大因素,但这些研究仅基于特定的研究问题来探讨三大因素中的一个或两个对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的影响。以往研究忽视了这三大因素在潜在的理论视角和逻辑上的相似性。本综述旨在整合并推进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前因的研究。具体而言,本研究构建了理论框架以整合以往研究:关系透镜(relational lens),强调组织内的互动关系;工具性透镜(instrumental lens),强调行为的目的性和功能性;个体差异和自我调节透镜(individual difference and self-regulation lens),强调新员工的内在特质。三大透镜从外向内澄清了新员工参与(或回避)主动社会化行为背后的核心动因。本研究不仅整合了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的零散前因和理论,而且阐明了三大透镜之间的相互作用。该项成果由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蔡地、博士研究生刘佳,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研究生孟晗(管理学院2022级硕士)合作完成,发表于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JCR 1区,影响因子13.2,中科院一区TOP,ABS 3)。蔡地教授为第一作者,刘佳为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唯一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


研究二对企业社交媒体使用如何以及何时更能促进新员工的主动社会化行为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该文指出,企业社交媒体通过提升组织沟通的可见性(即信息透明度和网络半透明度),有效促进了新员工的主动社会化行为。此外,当传统导师制无法提供充分指导时,企业社交媒体可发挥替代作用。该研究不仅深化了对企业社交媒体在新员工社会化中作用的理解,而且丰富了对企业社交媒体如何弥补传统组织社会化策略不足的认识。该项成果由蔡地教授、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圣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刘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姚丽(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合作完成,发表于Information & Management( JCR 1区,影响因子11.2,中科院一区TOP, ABS 3)。蔡地教授为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唯一第一作者单位。
上述成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2372089)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102240345)等项目的资助。
近年来,蔡地教授团队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