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齐鲁医院李刚/薛皓教授团队国内首创“背包式”便携术中快速分子诊断技术,打造服务基层医院新范式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8日 16:27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李刚教授、薛皓教授团队成功开展了国内首例“背包式”便携术中快速分子病理诊断技术辅助的脑胶质瘤精准切除手术,并在山东省医学会脑胶质瘤多学科联合委员会推动下,牵头发起“术中分子病理诊断下基层”活动。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浸润性生长方式使手术中精准判断肿瘤边界成为巨大挑战。传统分子病理诊断流程耗时数天甚至数周,无法为手术进行中的决策提供实时信息。为攻克这一难题,李刚、薛皓教授团队历时多年成功研发出了基于实时荧光PCR技术的床旁基因快速检测(POCT)系统,并成功实现临床转化。在此基础上,李刚、薛皓教授团队最新推出的“背包式”便携术中快速分子病理诊断技术,实现了“两大飞跃”——便携化、高效化。其便携化在于,整套系统集成于一个背包之中,使其具备了极高的移动性和灵活性,为优质医疗技术下沉创造了便利条件。其高效化在于,通过技术优化,将术中诊断时间缩短至29分钟。这些突破性进展,使得在手术关键窗口期内不仅能够获得决定性的分子分型信息,还能进行快速的分子边界判定,从而更高效地制定和调整手术策略。

长期以来,顶尖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主要集中在大型医疗中心,基层医院难以开展复杂的脑胶质瘤精准切除手术。为改变这一现状,李刚、薛皓教授团队携带该设备,先后前往聊城市脑科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和东营市人民医院,与当地神经外科医生合作,首次成功开展了基于术中快速分子病理指导的脑胶质瘤切除术。在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切取肿瘤组织后,利用该设备在29分钟内成功获得肿瘤的IDH和TERT基因状态。依据明确的分子诊断结果,手术团队能够实时判断肿瘤的恶性等级,个性化制定切除方案,以实现“分子层面”的最大安全切除,患者预后得到很大改善。目前,3名患者均已顺利康复出院。

这种“技术随人走”的创新模式,让齐鲁医院专家在基层指导时,不仅精准传授手术思路和操作技巧,更将代表国际前沿水平的分子诊断平台直接引入基层医院手术室。此次活动是国内首次将尖端的术中快速分子病理诊断技术推广至基层医院,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顶级水平诊疗服务,而且通过“传、帮、带”模式,有效提升了区域神经肿瘤诊疗的整体水平。

近年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李刚、薛皓教授团队始终致力于脑胶质瘤的精准诊疗研究,已在该领域取得系列“国内首例”和“国际首例”的创新成果,并在Neurosurgery等国际权威神经外科期刊发表多篇研究,在行业内发出齐鲁强音。从技术研发到临床应用,再到如今的技术普及,推动着我国脑胶质瘤外科治疗从“经验主导”向“分子指导”的范式转变,让精准医疗的成果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供稿单位:齐鲁医院    作者:薛皓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穆楠 朱若佟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