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6期全文转载了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丁的题为《批判与创造: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两种哲学史观及其启示》的论文,该文原载于《学术论坛》2025年第2期。

文章指出,德国古典哲学在体系建构中内在地要求一种与之相契合的哲学史与历史叙事。因此,哲学史与历史叙事归根到底是由体系的基础运作方式所决定。黑格尔建立在“主体即实体”的否定辩证法原则所构建的哲学史叙事,被视为体系自身实现过程的历史投射,而世界历史的建构也与之相同。但在谢林对黑格尔的批判中“,主体即实体”的体系运作模式被揭示出具有一种根本上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源自主体运作机制本身。谢林通过揭示主体的两种偶然直接性,建立了一种创造—实践的体系运作法则,并据此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原历史”哲学,从而消解了哲学史,这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哲学史的建构以及理解中国哲学中的“三代”概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