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软件学院“智能·软件·未来”论坛第3期:基于LWE假设的CCA安全的全同态加密方案举办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23日 17:06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软件学院举办“智能·软件·未来”论坛第3期,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杨如鹏作题为“基于LWE假设的CCA安全的全同态加密方案”的学术报告。

全同态加密方案允许对密文数据进行任意计算而无需解密,计算结果解密后与直接对明文计算结果一致,这一特性使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数据隐私保护的场景中。但正是因为全同态加密具有的这种密文可延展的特性,使其只能达到选择密文攻击下不可区分(IND-CCA1)的安全性,而不能实现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不可区分(IND-CCA2)的安全性。那么是否能够在IND-CCA1和IND-CCA2之间划分出新的安全性级别,并构造出满足相应安全性的全国同态加密方案的实例,就成为密码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公开问题。杨如鹏博士的新工作解决了这一挑战。该工作提出了一种带限制的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安全性,限制敌手在适应性选择密文询问时,不能请求与挑战密文相关的密文。同时,该工作通过构造一种特殊的简洁非交互零知识论证,用于证明全同态密文的有效性,然后遵循广为人知的 Naor-Yung 双重加密范式,基于LWE问题构造了一个满足上述安全性的全同态加密方案。该成果被Crypto2025接收。

杨如鹏,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于格的密码方案设计、密码水印、零知识证明、公钥加密等,在CRYPTO,EUROCRYPT, ASIACRYPT 等国际会议发表系列成果。


【供稿单位:软件学院    作者:蒋瀚    摄影:蒋瀚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