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16-18日,第十三届全国大气压等离子体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承办,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协办。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产业资本、相关企业等50余家单位的2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泉城,围绕大气压等离子体技术的前沿进展与交叉应用开展了深入交流。
大会执行主席、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王晓龙主持开幕式。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殷录民、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王海兴分别致辞,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促进等离子体与相关学科领域交叉融合,推动我国大气压等离子体事业发展。

开幕式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张冠军、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邵涛、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杨德正、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聂秋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王伟宗、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张远涛,分别作题为“固体介质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和电荷陷阱特性测量及应用”“基于等离子体和电场调控的绿色智能消毒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进展”“大气压等离子体固氮装备开发与农业应用研究探讨”“极端等离子体环境实验室模拟技术及应用”“低功率平板霍尔推力器放电不稳定性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大气压等离子体数值模拟研究”的大会报告,内容涵盖基础研究、工程应用与学科交叉等多个领域,深度解析了大气压等离子体领域的前沿动态,展现了大气压等离子体巨大的应用前景。
本次会议设置了4个分会场,设置大气压等离子体源与诊断、大气压等离子体基本过程与数值模拟、大气压等离子体生物医学应用、大气压等离子体能源与环境应用、大气压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大气压等离子体绿色农业应用、大气压等离子体新技术及其他应用、微波等离子体激发与应用8个主题。
5月17日下午,会议进入专题研讨阶段。河北大学教授李雪辰、安徽大学教授遇鑫遥、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聂兰兰等24位专家学者分别作题为“大尺度大气压等离子体刷的放电特性研究”“等离子体应用于锌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改性研究”“低温等离子体物理能量和化学活性成分诊断研究进展”等邀请报告。此外,还邀请了21位学者作口头报告。参会学者围绕等离子体参数诊断精度提升、工业级活化水设备稳定性优化等关键技术问题展开讨论。
5月18日上午,16位专家学者分别作“等离子体处理组织模型中长寿命RONS的定量分析和分布行为探究”“等离子体氮氧化物活化水真菌灭活机制及其潜在风险研究”“等离子体活化水在农作物病虫害 防控领域的应用研究”等邀请报告。分会场共呈现43场报告,涵盖等离子体生物效应机制解析、农业应用装备开发等前沿方向。
本次会议共收录24份学术海报,涵盖等离子体源开发、数值模拟创新、生物医学应用等领域。现场设置自由巡评环节,参会人员与海报作者围绕等离子体诊断技术优化、能源环境应用拓展等方向展开深度对话。为期两天的分会场研讨累计开展88场学术报告,参会学者通过现场互动交流在等离子体诊断技术标准化、规模化装备能效提升等关键领域形成多项共识,为促进等离子体研究与应用注入了新动能。
会后,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山东大学校史馆。
全国大气压等离子体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自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三届,为本领域的学术生态构建与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