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基础医学院举办第127期创新论坛讲座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22日 09:14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20日,基础医学院举办第127期创新论坛讲座,美国范德堡大学研究员周强军作为主讲嘉宾,以“Exploring Higher-Order Protein-Membrane Assemblies Using Cryogenic Electron Tomography ”为主题作报告。讲座由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李文斐主持。

报告中,周强军研究员介绍了其团队利用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Cryo-ET)在病原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在病原生物学方面,团队首次揭示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通过形成特殊的膜包裹细胞器——铁质体(Ferrosome)来储存铁磷酸盐,这一创新性发现阐明了该病原体在宿主铁限制环境下维持感染能力的关键代谢机制。在神经突触超微结构研究方面,团队成功解析了突触后致密区(Postsynaptic density,PSD)的纳米级组织结构,发现其由具有显著异质性的纳米块(Nanoblock)构成,包括A型和B型两类突触后受体样颗粒,这一发现为理解突触可塑性的结构基础提供了新见解。目前团队正致力于开发具有低分子量、高特异性的新型蛋白标记系统及配套算法,该技术将显著提升Cryo-ET对细胞内小分子量蛋白的原位解析能力。这些系统性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对生命过程分子机制的理解,更为相关疾病的精准干预提供了结构基础。

周强军,范德堡大学细胞发育生物学系助理教授,范德堡大脑研究所和结构生物学中心独立研究员。2012年获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理学博士学位,2013-2019年在斯坦福大学Axel Brunger和Thomas Südhof教授的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并获得NIH K99/R00独立奖。2020年入职范德堡大学,并获得“Neurodegenerative” TIPS initiative Award以及NIH R01资助。主要专注于(1)神经细胞突触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研究;(2)细菌细胞器及膜动态功能和机制研究;(3)冷冻电子断层扫描细胞原位成像的技术开发和应用。迄今为止在Nature, Nature Communications, JCB等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基础医学院创办的“创新论坛”是一个高水平、多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平台,系列讲座为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院学术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供稿单位:基础医学院    作者:朱凌帆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裴一凡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