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李华教授与博士研究生王爱爱合作研究成果《普遍性税收征管制度如何影响资本跨区域流动》,在权威期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在线发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的统一,已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系列改革的核心任务,也是学术界聚焦的研究热点。当下,资本要素市场分割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和效率损失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掣肘因素。在全球经济深陷“长期性停滞”格局、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日渐抬头的复杂国际环境中,加速推动资本要素跨区域流动、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无疑是激活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核心要义,深入探讨资本市场统一的制度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从制度普遍性的视角出发,剖析国地税合并推动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实践成效及内在机理。国地税合并作为旨在调整优化税务机关职能、提升政策透明度与执法统一性的重大税务体制改革,通过实施税务机关垂直管理,强化了税收征管的独立性,显著提高了税收征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性,成为以制度变革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的关键顶层设计之一。鉴于此,本文以国地税合并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深入探究普遍性税收征管制度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
研究结论表明,国地税合并这一普遍性税收征管制度,对资本跨区域流动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制造业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高科技企业中,效果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促进作用主要源于异地投资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本地投资税收激励的减少。就资源配置效率而言,国地税合并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引致的资本向税收洼地流动的问题,推动资本向生产效率更高的地区流动。此外,国地税合并还能够弱化市场分割导致的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替代,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本文对于充分认识资本市场统一的制度要求、推动普遍性制度的实施及税收征管制度的优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应当全面提升制度普遍性,重点关注政策实施效果差异,精准识别要素流动堵点。同时需要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强化中央税收征管权限以提升税收征管独立性,并明确税务检查、税务行政处罚及税收优惠确定的条件及标准,降低由于规则缺失导致的企业跨区投资时的制度性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