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12日至13日,山东大学历史学院举办第五届山东大学先秦秦汉史研究生暨青年学者论坛。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代国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张俊民,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代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齐继伟,山东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晓鹏,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吴雪飞,山东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熊昕童,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王宇星、王鑫参加论坛。

代国玺教授在开幕辞中回顾了山东大学先秦秦汉史研究的辉煌历史,介绍了往届论坛的举办情况。山东大学历史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金玉璞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后,张俊民作题为“解读悬泉置汉简”的学术讲座,通过介绍悬泉置位置与周边环境、悬泉置发掘、西汉中后期邮驿系统等悬泉置汉简相关研究,展现了悬泉置的日常运转方式,勾勒出汉代西北地区的社会面貌。
本届论坛分先秦史、秦汉史(一)、秦汉史(二)三组讨论。先秦史组11名代表的论文题目涵盖先秦赋役制度、先秦官制、国族考证、清华简研究等领域,代生、王鑫点评。秦汉史(一)组围绕秦汉官制、地方行政、社会身份、法律制度等主题展开,12名代表报告发言并参与评议互动,齐继伟、王宇星点评。秦汉史(二)组10名代表关注汉代文书制度、两汉思想观念与政治文化、西北边疆史等研究,吴雪飞、熊昕童点评。
闭幕式上,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潘淑敏、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张祚庥、清华大学历史系2023级博士研究生施世泉分别代表先秦史组、秦汉史(一)组、秦汉史(二)组进行总结发言。吴雪飞致闭幕辞。山东大学历史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单宸主持闭幕式。
山东大学先秦秦汉史研究生暨青年学者论坛由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发起创办,致力于构建全国性青年史学交流平台,推动学术创新人才培养。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东京大学,海德堡大学等20所海内外高校的33名青年学者、学生代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