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韩吉绍教授团队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孰为“中国”:中古三教“中国”论争与文化正统》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2日 10:54 点击次数:

[本站讯]历史学院韩吉绍教授团队在《中国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发表研究论文《孰为“中国”:中古三教“中国”论争与文化正统》,韩吉绍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学院副教授张鲁君为论文第二作者。山东大学为作者单位。

文章指出,区域文化传播贯穿人类文明全部历史,是文明演进不可或缺的关键推动力量之一。中华文明由于突出的包容性特质,在历史上吸收了很多域外文化,由此成就了璀璨壮阔的历史。佛教东传就曾对中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至南北朝时发展迅速,三教之中堪称最盛,在中古时期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很多层面,其中包括将其独特的“中国”观引入。

文章认为,中古儒释道三教关于孰为“中国”之争,表面上是宗教理论及文化观念论争,本质上是儒道为了应对外来佛教文化的影响而积极维护华夏“中国”的思想信仰与正统观念,这是中华文明吸收外来文化进程中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回观整个过程,一方面我们对儒道的历史贡献应予重视,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对儒释道三教关系以及外来文化在中国传播历史的深入研究,全面科学地总结中国文化应对外来文化传播的规律及其特点。从逻辑上讲,外来文化传播可能带来两种结果,一是外来文化融于本土文化中,为本土文化提供新鲜血液,促进其茁壮发展;二是外来文化侵蚀或湮灭本土文化,进而改变本土文化甚至文明原有发展进程。在历史进程中,如何避免出现第二种情况、尽量实现第一种情况,以保持本土文化自主健康发展,这是一项艰巨任务。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外文化大交融时代,对相关历史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及反思具有重要且急迫的意义。

该研究得到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及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经费资助。

韩吉绍,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山东大学饶学研究中心主任,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专家,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山东省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历史学、宗教学与科技史的交叉研究。目前已出版学术专著5部,在《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各级奖励。


【供稿单位:历史学院与考古学院    作者:历宣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