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生命科学学院举办“科技引领未来”主题论坛:作物精准分子设计育种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7日 11:24 点击次数:

[本站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加强有组织科研,12月13日至15日,生命科学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在青岛校区联合举办 “科技引领未来”主题论坛:作物精准分子设计育种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主任种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何祖华,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邓兴旺出席会议并作报告。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邢占军出席活动并致辞。

会议以“作物精准设计育种”为主题,聚焦科技创新、学科融合,围绕“智能设计育种”前沿进展、最新动态,深入探讨高产、稳产、抗病作物设计育种的新思路与新策略。

邢占军表示,要充分发挥山东大学的交叉融合优势,共同推动作物精准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的突破与发展,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贡献山大智慧与方案。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纪磊、副院长白明义分别主持开幕式和报告环节。

在特邀报告环节,种康院士以“水稻寒害感知网络以及培育超级品种的变革性技术-分子模块设计育种”为主题,阐述了籼稻与粳稻对于低温耐受性的差异,并利用数学算法解决了GWAS分析中籼稻与粳稻低温耐受表型分群问题,为作物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

何祖华院士以“植物免疫抑制与多病原菌抗性”为主题,系统介绍了水稻广谱抗病位点PIGM的发现以及其协同调控免疫与生长发育的机制,详细阐述了依赖于PRIB-AMP激活EPA复合体介导抗病性的突破性研究进展,探讨了农作物抗病的未来发展方向。

邓兴旺院士以“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为主题,深刻剖析了前两代杂交技术的局限,详细介绍了新一代小麦雄性不育技术体系在实现不育性稳定和杂交配自由度方面的提升。

小麦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宪省,玉米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赖锦盛,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储成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倪中福, 广州大学分子遗传与进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刘宝辉等15位嘉宾作为论坛特邀评论专家,围绕论坛主题,为植物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

论坛同时召开了山东省作物精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种康院士主持。白明义进行工作汇报,实验室骨干成员向凤宁、刘树伟、李博生、郭立、秦国臣、王喜萍分别汇报了各自课题组的研究进展。会议围绕实验室建设发展深入研究讨论,强调要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自身研究特色,加强内部合作交流,努力将各项工作做实做深,进一步解决我国现代农业“种子芯片”和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等科研问题。

山东省作物精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由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山东玄康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山东省特色主粮作物和经济作物,开展作物精准设计育种关键技术攻关,通过生物信息学、基因编辑和植物组织高效再生的技术创新,解决生物育种的重大需求,为种业振兴和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保障。


【供稿单位:生命学院    作者:李翠玲 丁璇    摄影:蒋天齐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曹智栋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