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赖非研究员谈“从云峰刻石到‘书法环境——类型学’”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年05月27日

[本站讯]5月21日下午,山东金石协会会长、山东博物馆研究员赖非做客第374期“新杏坛”,于知新楼作题为“从云峰刻石到‘书法环境——类型学’”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教授郑训佐主持。

讲座伊始,郑训佐教授介绍了赖非研究员的治学领域和研究成果。

赖非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云峰刻石,对山东境内云峰诸山刻石的现存实物、位置关系、书写风格、作者归属等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并以大量图片展现了云峰石刻的分布情况及具体拓片样貌,指出云峰刻石是北魏时期大规模的成熟作品,是了不起的物质文化遗存,同时,也在书法层面代表了魏书的最高水平。

赖非研究员随分享了从对云峰刻石的个案研究到“书法环境——类型学”的思考过程。他详细介绍了“书法环境—类型学”,指出在对书法环境类型进行划分时,要根据作品的功能验证作品的风格。环境决定功能,功能选择类型,不同的环境层次、区域、个体要求造就不同的作品。同时,赖非研究员以自己在陵阳河流域的考古经历说明了书法、图画和文字三者同源,书法本质上是对美的追求。

郑训佐教授作总结发言。在互动环节中,与会师生就云峰山刻石上石过程、如何更好地结合实物进行金石研究、云峰刻石作品与刻石位置的关系、不同刻石材质与刻石风格的关系、云峰刻石的刻工研究、如何利用石刻资料等提出疑问,赖非研究员一一耐心解答。

赖非研究员历任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员、山东博物馆研究馆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长期从事田野考古与古代石刻研究,著有《云峰刻石调查与研究》(合著)《山东新出土古玺印(并释)》《书法环境—类型学》等书,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吴一荞    摄影:王玉婷         责任编辑:蒋晓涵 陈诗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