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27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曲阜师范大学东亚易学研究中心、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中国周易学会、《周易研究》编辑部及《齐鲁学刊》编辑部主办的第五届《周易》古经本义及其解读方法探索前沿论坛在山东曲阜召开。

开幕式上,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周易研究》编辑部主任李尚信,曲阜师范大学东亚易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刘彬,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齐鲁学刊》主编赵昆先后致辞。开幕式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克宾主持。
李尚信在致辞中回顾了2020年以来易学中心的学术活动,介绍了本届论坛的形式。希望与会学者在本次论坛中共同努力,为易学学科走向成熟贡献一份力量。刘彬表示,本届会议在曲阜召开具有特殊意义,希望大家在讨论中互相批评启迪,碰撞出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新成果。赵昆介绍了《齐鲁学刊》的创办历史和取得的成绩,表示《齐鲁学刊》的儒学专栏将坚持齐鲁儒家文化研究这一办刊特色,致力于立足中国古典文化开创的中国道路、中国风格。
随后,主题发言环节由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黄黎星主持,共有五位学者依次发言。
李守力教授对剥卦卦爻辞、《彖》、《象》依次进行了集释、解读。刘彬教授对剥卦的诠释以经传相分为前提,从训诂和筮占两层面展开,并认为在此基础上才能以象解辞。温海明教授则主张解经为哲学之道服务,并以“意—生”为本体对剥卦卦爻辞进行了具有哲学意味的解释。李振纲教授的发言聚焦李镜池、高亨为代表的经传分疏和《周易程氏传》为代表的以传解经两种诠释方法。
其他与会学者针对主题发言展开了评议,并由主题发言学者进行回应。主题发言学者对评议内容进行回应,并进一步展开了集中讨论。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宋立林作总结发言。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河北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及国际易学联合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等科研机构的学者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