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1日至5日,由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协办的“山东大学-亥姆霍兹国际实验室2023年会暨‘微生物技术与抗感染药物’国际前沿研讨会”举行。
研讨会首先召开了山东大学-亥姆霍兹国际实验室2023年会圆桌论坛,10名山东大学-亥姆霍兹国际实验室核心成员一起回顾合作历程,共商未来发展。
欧洲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友明主持“微生物技术与抗感染药物”国际前沿研讨会开幕式。德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德国亥姆霍兹药物研究所(HIPS)所长Rolf Müller致欢迎辞。张友明在致辞中介绍了山东大学-亥姆霍兹国际实验室自建立以来的经费资助情况以及在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Rolf Müller回顾了山东大学-亥姆霍兹国际实验室成员之间二十多年的广泛合作与深厚友谊,希望通过研讨会进一步推动成员之间的深入合作与交流。

在大会特邀报告环节,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主任A. Francis Stewart作了题为“Recombineering and the RAD52 superfamily”的学术报告,介绍了Red/ET重组工程技术和RAD52研究的最新进展。随后,学术报告环节分“抗感染天然产物的发现”“抗感染微生物技术”“抗感染微生物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抗感染药物化学”四个方面举行,德国亥姆霍兹药物研究所教授Rolf Müller、Anna Hirsch、Tobias A. M. Gulder、Olga Kalinina、Martin Empting、Claus-Michael Lehr,博士傅成章、Julian Hegemann、Kenan Bozhüyük;德国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教授Mark Brönstrup,维也纳大学教授Sergey B. Zotchev,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Christoph F. Vogel,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朱依谆,英国皇家化学会和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士、山东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李敏勇出席会议并作学术报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天罡;南京大学教授戈惠明、王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尹文兵、陈义华;深圳湾实验室研究员唐啸宇;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盛英,教授卞小莹、高翔、王明钰、霍刘杰、武大雷等分别结合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作学术报告。
本次国际前沿研讨会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碰撞研究思想、探讨学术前沿的舞台。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单位的80余名代表参加研讨会。
通过本次研讨会,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增进了与海外高校及研究机构之间的了解和合作,共同推动了微生物技术与抗感染药物领域的发展。下一步,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持续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拓展全球合作网络,大力推动国际化建设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