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区域国别学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青年学术沙龙举行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5日 18:59 点击次数:

[本站讯]11月11日下午,2023年度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学者学术沙龙“区域国别学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本次学术沙龙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联合主办、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资助。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杨鲁慧、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黄登学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沙龙。来自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山东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东北亚学院,辽宁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等科研机构的8位青年学者担任主题发言人。

会议伊始,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副所长钟诚结合自身学术经历,对区域国别学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强调了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学者的对话与争论的重要性,希望以此次沙龙为契机增强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在嘉宾发言环节,杨鲁慧教授表示,区域国别学研究的方法论应有其背景和定位,并从一般性与特殊性、问题意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了全面分析。希望新一代学者能够增强学科意识,捋清思路,促进区域国别学的可持续发展。黄登学教授从人类文明论、地缘政治、国家治理、地区主义、全球主义等角度对区域国别学研究展开分析,阐述这一领域研究的不同范式及其带来的研究成果。

在主旨发言环节,各位青年学者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围绕沙龙主题,展开学术研讨。

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教授李家成从大国研究和小国研究两个方面,介绍了对待不同研究对象如何运用不同的认识论,并强调语言学习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副教授薛熹祯基于现代文学研究者视角,探讨了鲁迅研究在韩国的发展历程和鲁迅作品在韩国的翻译。山东大学亚太所亚太国家社会与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帅从文明论的角度出发,指出了中西方理念、视角的不同,并认为不同文明之间也具有共性,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副所长赵玙佳指出区域国别学具有战略导向和交叉学科两个特征,既需要依赖各门基础学科作为支撑,也需要以战略需求为出发点,以问题为导向。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副教授李冬新表示,区域国别学研究应该注重全球视野、具有整体意识。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党成孝从学科自主性和学术自主性两个层面展开交流,认为当代区域国别学研究的自主性构建是具体研究展开的前置条件。山东大学欧洲研究中心黄栋以欧盟研究和地区主义为例,指出区域国别学的认识论影响到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通过具体研究来反思认识论和方法论。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庞敏从海外中共学与区域国别学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二者在学科关系、学科属性、学科演变等方面的相互交织与共生共长,表示学科融合与交叉在区域国别学研究中非常重要。

主旨发言结束后,参会学者围绕语言学习、学科自主性、基本理论的生产与发展、学科如何交叉等话题展开讨论。钟诚副教授作总结发言。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孙倩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梁宇欣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