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5日,学校岩土工程中心团队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研制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承办,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及特邀专家等80余人参加研讨会。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致欢迎词,会议由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王恩元主持。

项目骨干人员高明忠、高富强、王雷、何小中分别作特邀报告。在研究进展汇报环节,课题负责人、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窦林名,课题负责人、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教授王汉鹏,课题负责人、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刘晓斐,课题负责人、安徽理工大学教授王庆平分别介绍了“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的基础理论(课题一)、整体结构(课题二)、测控平台(课题三)和相似材料研发的研究进展。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肯定了项目的前期工作,并与各单位研究骨干就项目实施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袁亮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项目组应秉持“关键长线”理论,要找准影响仪器研制进程的关键点,保证研制进展和工期,并对后续研制计划提出要求。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的重大标志性项目,每年立项5项左右。“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是行业首个部门推荐仪器项目,山东大学为第一合作单位。该项目面向深地工程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拟研制世界首套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可为深地工程岩体多场耦合动力学特性、多物理场响应及动力灾害预警防控体系的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仪器支撑,对保障我国深部资源能源安全开发和深地工程安全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社会价值。项目由袁亮院士牵头,山东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共同申报和实施。这是学校首次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王汉鹏教授充分发挥物理模拟试验仪器装备研发方面的优势,和土建与水利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上百次技术研讨与方案论证,为项目顺利开展贡献了山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