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天人讲堂(132讲):李华伟谈“孔教与共和:陈焕章的孔教建构理论”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年11月13日

[本站讯]11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数字人文宗教与宗教舆情研究室副主任李华伟做客“天人讲堂”第132讲,作题为“孔教与共和:陈焕章的孔教建构理论”的讲座。

李华伟近日出版了专著《孔教与国家建构:变奏与复调的历史(1895—1919)》。讲座第一部分,李华伟分享了自己写作的问题缘起。随后,李华伟指出应该在大的历史背景中看待康有为等历史人物,而不能将其从历史中割裂或剥离出来。李华伟着重介绍了民国时期与孔教相关的大事件,诸如孔教入宪(国教运动)、袁世凯称帝(1915-1916)与张勋复辟,并特别强调了孔教入宪运动在民国时期引发的重大社会关注和影响。他指出,贯穿于1912-1919年始终的大问题是如何安置孔教、孔教是否是国家建构必需因素等问题。

在进一步展示《孔教与国家建构》一书主旨与框架的基础上,李华伟重点分析了陈焕章的孔教建构理论。他指出,陈焕章与同时代的胡适、蔡元培等人对于国家和孔教关系的认识截然不同。陈焕章通过发表《论孔教是宗教》和《论中国今日当昌明孔教》(后来合并为《孔教论》一书出版)等文章,对孔教作为立国之本进行了详细论证,力图在国家建构中为孔教寻求制度性位置。陈焕章从何谓宗教、孔子是一教主、孔教是一宗教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孔教是宗教。从形式上看,他模仿基督宗教,提出昌明孔教的诸多措施,涉及名号、衣冠、经典、信条、礼仪、鬼神、魂学、报应、传布、统系、庙堂、圣地等十二个方面。陈焕章将孔教和政治绑定在一起,论证孔教有益于道德和文明,最终有益于政治,孔教对社会治理的功效在政治之上。按照陈焕章的理论逻辑,与基督教不同,孔教偏重政治,孔教包含于政治之中,没有分离的必要,分离后的孔教将无法独立生存。

本期“天人讲堂”由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赵法生主持。他从该问题研究的宗教学视角、孔教运动的现实意义、东南亚儒学政治的成功等方面对报告进行了点评。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李向平等参与讨论。现场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邢培霞    摄影:齐晓东         责任编辑:马艺荣 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