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青岛召开

“国际大变局下的中俄关系:历史与现实”学术会议同期举行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15日 15:30 点击次数:

[本站讯]7月7日至9日,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和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上合组织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暨“国际大变局下的中俄关系:历史与现实”学术会议在青岛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黑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国家档案局、俄中新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基金会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名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学术研讨。

undefined

开幕式由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教授马风书主持,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党委书记邢占军、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盖玉强、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会长邢广程、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秘书长陈开科分别致辞并汇报上半年研究会活动情况。

大会主题报告由清华大学中俄战略合作研究所教授王奇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会长邢广程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陆南泉教授,国家档案局交流合作司副司长赵丛,俄中新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基金会名誉会长任公伟教授,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冯玉军教授,马风书教授分别就中俄关系史需要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从《中苏文化关系档案文献汇编(1949-1960)看近来中俄档案领域合作交流及其成就、一战赴俄华工中国红色军团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苏问题研究方法、俄罗斯历史发展的文化因素等内容作了精彩的发言。

undefined

本次年会设置2组6场次分组发言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教授刘显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左凤荣教授,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马蔚云,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副院长、山东大学图书馆原馆长苏位智教授,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冯玉军教授分别主持了6场分组发言。在为期一天的分组发言环节,孙艳玲研究员、马蔚云研究员、左凤荣教授、陈开科研究员、唐仕春研究员、王树春教授、王奇教授、黄登学教授、李亚州教授、徐博教授、苏位智教授、吴贺副教授、叶柏川副教授、谷继坤副教授、卢春月教授、梁喆副教授、陈君副教授、邹启先特聘研究员、初冬梅副研究员、张建华教授、邢媛媛副研究员、刘显忠教授、彭传勇研究员、潘晓伟教授、石金焕研究员、靳会新研究员、王桂香副研究员、刘亚丁教授、周国长助理研究员、以及讲师谢一平、谢真真、毕松,博士后王硕、马天骄、刘国超,博士研究生郭凤丽,硕士研究生沈杨就中俄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数字合作等领域进行了精彩发言并开展热烈讨论。

undefined

undefined

闭幕式环节由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兼任秘书长陈开科主持,黑河学院远东研究院副院长彭传勇研究员、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靳会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刘亚丁、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徐博、长春师范大学教授卢春月、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唐仕春汇报了分组研讨的情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张湉对中俄关系史未来研究选题进行了介绍与总结,提出了关于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登学教授宣布会议结束。

本次年会是一次高质量的学术盛宴,经过一天紧凑且热烈的学术交流及研讨,参会者的思想进行了激烈的碰撞,提出了一系列值得继续深入思考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中俄关系史问题的深入研究,参会者表示收获颇丰。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王莹    摄影:杨雨婷 赵茹悦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朱梦洁 谢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