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2023年山东省逻辑学会学术年会在山大举行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年07月15日

[本站讯]近日,“古代汉语与逻辑”暨山东省逻辑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山东省逻辑学会主办、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和山东大学概念与推理研究所承办,会议受到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高端论坛特别资助。

山东省逻辑学会会长、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刘森林到会致辞。他表示,希望学术年会的主题具有一定的聚焦性、引导性和前沿性,关心大家在科研和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加强成果推优和服务地方等方面的工作。

本次会议就“古代汉语与逻辑”主题设立了五个大会报告。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克喜作题为“古代汉语与中国古代逻辑漫谈”的报告,指出逻辑研究与自然语言的密切关系,阐述了古代汉语以动词为中心、以主题句为普遍语法的特性,通过“是”的用法、特殊语序、汉字的推类性质以及普遍存在的对偶句现象等,揭示了古代汉语的特性对中国古代逻辑的突出影响。

南开大学哲学院院长翟锦程教授作题为“浅谈古汉语与中国逻辑的思想解读”的报告,认为目前对中国逻辑典籍的解读方式不能准确刻画中国逻辑的本来面目,建议从“逻辑是什么层次的知识、起什么作用”“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来解读中国逻辑的基本概念”“结合中国逻辑的思想基础来分析中国逻辑基本概念的意义”三个方面解析古代的相关典籍。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副教授何杨作题为“广义论证与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报告,详述了鞠实儿教授广义论证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提出了基于广义论证进行中国逻辑史研究的进路。他建议,由于先秦名辩研究史料缺乏和语境缺失,基于广义论证理论的中国逻辑史研究应该走出先秦名辩并拓展到后秦时代的相关典籍与文本。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特聘副研究员谢凯博作题为“《孙子兵法》中的条件、判断与逻辑”的报告,阐明了先秦汉语中“者也”结构的功能,分析了条件句与判断句在孙子兵法论证中的作用及其逻辑结构。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助理研究员孙志强作题为“《墨经·小取》中的量化现象与量词问题”的报告,指出量词研究也可以应用到《墨经·小取》的相关论述中。在“重构中逻史”的视域下,探究了“周”“有”“不周”等术语作为表示量化信息的逻辑术语的可能性及其语义,并对“周类量词”如何在侔氏推理中发挥作用提出了一种假设。

在研讨会的其他环节,山东大学王文方教授在“如何‘说’不可说”的报告中讨论了各种针对“不可说”的观点及其缺陷,例如佛经中的寓言(譬喻)法、禅宗的沉默法或棒喝法、中观应成和自续两派的方法、语言学佐证的肯定断说法、Priest & Garfield的双面真理论以及当代的逻辑模型论方法等,最后得出结论,即可以结合多赋值语义论与模型论的方法为“不可说”之“说”提供可能的说明方式。除此之外,会议报告还包括聊城大学王晴“认知算子K在欣提卡认知逻辑中的多义性”、泰山学院赵之光“模态计数逻辑:一些模型论结果”、曲阜师范大学张保垒“探究逻辑基本系统中关于析取词的一个结果”、青岛大学娄永强“论中国逻辑的国际传播”、山东大学夏卫国“诉诸无知的法律修辞研究”、山东大学苏庆辉“后件之明”、山东大学荣立武“金岳霖问题:从推理的规范性看”、山东大学梁飞“64卦的代数结构”和山东大学张仑“逻辑知识的可靠性挑战:逻辑多元主义”。本次会议特设学生报告环节,包括清华大学胡振坤“《荀子》的辩说模式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范晓璇“中医象思维推演的逻辑性”、山东大学孙硕“为什么应该重视分体论研究:从Citespace可视化图谱分析来看”、山东大学谌恺懿“推理主义与语境平凡性问题”、山东大学张扶摇“语用预设下的后承主义条件句理论”和山东大学吴金映“关联理论对否定词的语用解释”。

7月9日中午,学术年会正式闭幕,翟锦程教授、王文方教授和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冯波分别致闭幕辞。本次年会共计举办21场报告,50多位学者参与。

undefined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荣立武    摄影:荣立武         责任编辑:朱梦洁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