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山东大学影视文化传播高端学术论坛:“文化两创与中国影视发展”第二期举行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0日 14:14 点击次数:

[本站讯]6月10日,由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山东大学影视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2023山东大学影视文化传播高端学术论坛:“文化两创与中国影视发展”(第二期)举行。阿里巴巴大文娱上海区域总经理、优酷副总编辑李德顺作为主讲人,讲座主题为“回望与展望——从网络影视十年巨变看未来趋势”。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影视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于晓风担任主持人。

李德顺认为,技术为行业赋能、赋权、赋商。技术进步催生行业发生巨大变化,从过去以媒体为中心,到现在以用户为中心;从过去人适应内容,到现在内容适应和理解人,甚至生成内容。影视行业在持续进化与迭代,影视产品形式不断创新升级,影视产品链路不断结构化,影视行业内封闭式结构被打破,普通人有了更多参与影视创作的机会。自制剧的产生标志着影视生产方式的变革,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也改变着行业的供需模式。影视的运营、宣发方式发生颠覆性变化,爆款剧辐射到海外,衍生价值不断延伸,推动文旅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于影视行业面临的新挑战,李德顺认为,影视作品的供给量大,用户选择过多,爆款作品的难度系数不断提升。此外,行业优秀人才的培养与传承、长视频与短视频全方位的竞争、影视工业化流程以及商业与艺术的平衡都是影视行业新的考验。尽管短视频平台的几何式增长给长视频带来巨大冲击,但是“相较于短视频,长视频更能对人的精神世界带来影响”。好的内容囊括演员嘉宾、题材类型、内容质量和主题立意四大要素。对于爆款影视作品的创作生产而言,人才是最重要的,流程化、分工化是达到影视工业化最佳效果的机制保证。

关于AI时代影视业的未来发展,李德顺秉持“让内容在与技术的融合中释放出更多温度与感染力”的积极态度。AI系统贯穿IP全生命周期,涵盖创意、筹备、拍摄、后期等各阶段的影视制作全流程。他指出数字拍摄、影视智作、虚拟制作既是AI技术的三大产业应用方向,也是数字化与AI化改造的国产化解决方案。

在互动交流环节,在场的专家学者、业界和媒体听众,就“人工智能是否会使大批影视行业从业者失业”“影视剧内容更重要还是演员更重要”“影视领域的国际传播与合作”“影视行业是否会为创作者提供深入了解拍摄题材的资源”等问题,与主讲嘉宾进行探讨。

下午,李德顺观看了学校影视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创作出品的《黄河的咏叹》三集纪录片和系列短视频作品,并给出意见建议之外,对创作单位脚踏实地、深入基层、紧扣“文化两创”主题开展影视创作的态度和作风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中心继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质影视作品。

来自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女子学院、山东电影制片厂、山东影视集团、《现代视听》杂志、济南日报等单位的学界、业界和媒体参加活动。

“山东大学影视文化传播高端学术论坛”是由新闻传播学院、影视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系列活动,首届于2021年举办,是践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落实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着眼于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有效措施,也是新文科建设在概念和行动上对“推动传播学与高扬媒介技术的影视艺术交叉融合,创新媒介生态话语下的影视文化”的有力举措,对学校新闻传播学科和影视传播方向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李德顺,复旦大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兼职硕士导师,上海市民文化协会副会长;现任阿里巴巴大文娱集团上海区域总经理,优酷副总编辑,主要负责优酷影视剧项目管理,公共事务、剧集宣传和政府合作等工作。2003年东方卫视创建,进入东方卫视从事编辑记者工作,在SMG工作十余年,参与众多重大新闻事件的策划和报道,期间先后任职东方卫视制片人、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助理,东方财经副总经理等采编、行政和管理岗位。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担任上海社科院媒体发展报告蓝皮书编委。


【供稿单位:新闻学院    作者:宋馨艺 岑莹莹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刘影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