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2日, 2015年第17期(总487期)“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洪家楼校区举办。此次论坛邀请了外语学院2011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徐庆利、朱海峰为主讲人,论坛主题为“2015届优秀博士毕业生浅谈毕业论文写作”。外语学院博士生导师申富英教授担任点评嘉宾。
在题为“参照物范畴化视角下的概念迁移研究”的报告中,徐庆利博士以空间介词in为例,对参照物范畴的语内差异和语际差异在中国学习者英语空间介词产出中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考察。通过理论分析、数据搜集、实证考察、案例分析等方式,徐庆利博士直观、清晰地向大家展示了汉语与英语之间的相似性是如何对in产出具有正迁移效应的结论。她表示,当前的研究通常忽视了语言使用者对空间实体的范畴化在介词产出中的作用,这也就为她开展研究提供了线索,从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以取得突破。同样,朱海峰博士在题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教育经历与女权主义创作思想”的报告中,也充分展现了研究者在汇总既有信息的基础上,如何推陈出新、提出独到见解。朱海峰博士围绕着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受教育经历展开分析,发现其在作品中对当时女性鲜有机会接受教育的现状表现出强烈的批判倾向。他进而指出,因为妇女不能像男人一样进行读写交流,导致了女性成为在历史建构中被忽略的存在。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伍尔夫实际接受的教育对其提出的、具有女权主义倾向的雌雄同体理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报告结束后,研究生辅导员宋玉浩表示,从两位主讲人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学术论文写作是孕育思想的过程。将模糊、细小的观点做大做精、并最终形成一篇优秀的论文,靠的是刻苦钻研和认真的态度。他也希望,在座同学能够更加用心地从事科研活动,早日取得成功。外语学院2013、2014级全体研究生参加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