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20日上午,第三期“山东大学堂”开坛首讲在兴隆山校区图书馆举行,讲座围绕年度主题“心怀‘国之大者’,勇攀学术高峰”,以“稀土创新,造福人类”为题进行。讲座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于敦波主讲,图书馆馆长助理、情报研究中心主任宋西贵主持。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一校三地近百名师生参加。

讲座从“什么是稀土”这一基本概念开始,对稀土的发现历史、成分、分类、用途等问题进行了阐释,通过分析世界稀土的资源储量分布和行业发展现状,展现了中国稀土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成为行业主导的跨越式发展历程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围绕“稀土造福人类”这一主题,于敦波教授从日常生活切入,直观展现了稀土功能材料,包括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光功能材料和稀土催化材料等的广泛应用和未来需求。于敦波教授表示,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现代工业的维生素”,稀土创新具备深厚的历史基础,不仅要继承发扬老一辈稀土工作者的优良精神,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原创发明提升应用技术、突破高端稀土材料以促进相关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他结合有研稀土集团的科技研发成果,强调青年一代应把握青春时光,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专注课题研究,增强国家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勇于担当作为。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表达了基础专业的应用发展、未来就业和学业发展等方面的困惑,于敦波教授一一解答,并给出自己的建议,鼓励青年学生要自立自信,勇于挑战自我,发掘自我潜能。
整场讲座深入浅出,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新发展阶段中国稀土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使大家深刻理解了作为新时代青年担负的时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