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第七期“SDU TALK”学科交叉青年论坛举行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7日 17:29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15日,第七期“SDU TALK”学科交叉青年论坛在中心校区化学老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期论坛以“聚‘材’格‘物’,共‘化’‘四新’”为主题,面向物质创制等议题,推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本期活动由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晶体材料研究院、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共同举办。

本次活动分为学科交叉学术报告和学科交叉圆桌沙龙两个环节。山东大学团委书记姜炳刚参加活动并致辞。化学院教授郝京诚,物理学院教授戴瑛作为点评嘉宾出席论坛。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侯兴合主持活动。

在学术报告环节,9位主讲嘉宾围绕论坛主题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2位点评嘉宾分别对主题报告进行点评。在理论计算方向,物理学院教授马衍东作了题为“二维晶格中拓扑磁结构的理论探索”的报告,从理论计算角度出发介绍了二维晶格中的拓扑磁结构;他还从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和进展三方面层层递进,解释了二维晶格拓扑磁结构的理论研究进展。在材料创制方向,化学院教授董人豪以“有机二维晶体材料:化学与功能”为题,分享了精准可控合成有机二维晶体材料的系列方法,展示了有机二维金属材料在电子器件、能源器件的巨大应用前景。晶体材料研究院教授廉刚作了题为“高质量钙钛矿薄膜晶体生长和光电性能研究”的报告,以准二维钙钛矿、混合A位阳离子钙钛矿等钙钛矿为例,介绍了高质量钙钛矿薄膜晶体的生长及调控方法,展示了对其光电性能的探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曾志辉以“纳米复合电磁屏蔽/吸收材料”为题,从复合材料设计、构筑、构效表征、应用四方面介绍了多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形成机理,分析了功能化、高性能化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胡秀飞作了题为“(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及应用”的报告,针对传统半导体材料存在的问题,提出氮化镓、金刚石等新一代(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并展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应用。

在器件应用方向,微电子学院教授钱凯以“柔性‘感存算’一体化忆阻器类脑神经芯片”为题,分析了忆阻器类脑神经芯片在微观粒子输运机制层面、器件层面对生物神经单元行为模拟方向的研究工作,介绍了柔性功能电极、水凝胶智能电子韧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监测、精准化医疗领域的应用。化学院教授刘亚庆作了题为“柔性信息器件的结构设计与功能集成”的报告,从结构化设计、器件集成设计两方面入手,引出柔性信息器件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策略,展示了基于水凝胶突触器件的自发反馈系统。物理学院教授杨再兴以“锑化物低维结构与光电器件”为题,介绍了可控低维化锑化物形成小直径纳米线的方法,并介绍了如何通过调控载流子输运的散射机制和调控纳米线表面态制备出高性能的红外探测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儒涛作了题为“二维层状材料储能电化学”的报告,以二维层状材料的优异性能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了二硫化钼结构调控与储能机理机制和MXenes基复合材料的构筑与电化学储能性能研究。

在圆桌沙龙环节,主讲嘉宾围绕活动主题“如何理解当前新物质创制的发展趋势?”“如何在多学科交叉中促成新物质创制领域的转型与发展?”两方面的问题交流分享。戴瑛教授表示,从化学创制、物态调控到器件应用都离不开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期待科研人员积极利用学科交叉优势转化出更好的成果。郝京诚教授表示,高校教师在学科交叉过程中需要找准自己的特色领域,要加强各学院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本科生、研究生交叉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

“SDU TALK”学科交叉青年论坛是校团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统筹发展重大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创新举措。校团委将继续加强部门联动和校院协同,聚焦“四个面向”,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综合优势,推动学科汇聚融合交叉创新,深度激发青年师生科研创新活力,赋能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


【供稿单位:校团委 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者:杨晓彤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孙嘉路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