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27日晚,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山东省政治学研究会协办的“政治学新锐讲座”第二讲——“民国时期的中国政治学会及其物质基础:兼论学科史研究的新取向”顺利举行。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冯先祥担任主讲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元亮作为评议人参加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副所长钟诚主持。

钟诚副教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内容与目的,表示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虽然分属于政治学的两个不同领域,但可以通过历史将两个领域联系起来,人文与社会科学视角的交叉有益于生发出好的原创性理论。
讲座中,冯先祥副研究员围绕民国时期的中国政治学会和物质基础之间的关系及学科史研究的新取向进行了剖析。首先,他使用了民国时期中国政治学会成立初期的两张旧照片引出主题,提出“何为物质基础?”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冯先祥副研究员介绍了民国以来中国政治学会的简要发展历史。其次,冯先祥副研究员重点阐释了民国时期中国政治学会的发展与物质基础支持之间的关系。他还剖析了学科史研究的新取向。在评议交流环节,与会师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王元亮副教授从时下局势的视角切入谈及对本次讲座主题的理解,参会学生从“政治科学和政治思想的关系”“学术话语权建构”“民国时期的政治学会的学术贡献”等方面进行提问,冯先祥副研究员一一回应。
本次讲座围绕着民国时期中国政治学会的概况、物质基础在学科发展中的内生作用展开,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科史研究的新取向,这为理解物质资源对于学科发展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促进师生以理性、辩证的态度看待政治学领域的学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