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6月12日,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公共卫生学院承办的第28期(总第498期)“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在趵突泉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研究生会学术部部长刘萌主持,流行病学专业博士刘丽媛和医学院普外科博士王峰担任主讲人,劳动卫生学系主任王志萍担任点评嘉宾。
论坛开始,刘萌对主讲人和点评嘉宾作了简要介绍。首先由刘丽媛博士与同学们分享她的学习和科研心得。她主要围绕文献阅读、课题设计与实施、总结与思考以及与导师沟通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重点强调了文献阅读的重要性,结合自身的科研实践详细介绍了如何阅读和管理文献。在课题的设计和实施阶段,她建议同学们制定一份详细的计划表,并随时记录调研的进展、遇到的问题等以便日后进行总结和完善。之后她用“沙砾与黄金”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她深有感触地说:“坚持就一定会有希望,付出了多少艰辛,就会有多少回报。”最后,她谈到,在科研过程中要多与导师沟通,以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了解研究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修正与完善。
随后,王峰博士作了题为“吗啡耐药的逆转研究”和“神经干细胞移植中免疫排斥的问题”的报告。结合以上两个实验,他建议同学们要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可能的影响因素,在基于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假设,不断尝试实验。之后,他结合自身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了对外交流的途径、申请的流程、在外求学的所见所闻以及科研和生活中的心得体会。他建议同学们在外求学时一定要珍惜和充分利用优越的环境与条件,耐得住寂寞,才能够学有所成。最后,王志萍老师对两位博士的报告作点评,再次强调了文献阅读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科研虽苦,贵在坚持,才能将“沙子变为金子”。
本次“海右”论坛,两位博士通过分享其独具特色而又不乏相似之处的科研经历与经验,向同学们传递了科研“正能量”,为正处于科研起步阶段的同学们指明了方向。
刘丽媛,公共卫生学院2010级流行病专业博士研究生,201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2013年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学金和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获得者。
王峰,医学院2015届普通外科博士研究生,2013年-2015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赴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研修,主要从事肿瘤免疫及神经干细胞方向,研究成果在国际相关学术大会中以poster引用4次,发表SCI文章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