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12日至13日,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首届博士后暨青年教师学术年会召开。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伟、副院长代国玺出席会议。

12日上午,方辉在致辞中强调,学院高度重视青年教师人才工作,多措齐下,引育并举,青年教师已经逐步成长为推动学科进步和引领科研创新的中坚力量。学院将一如既往,全方位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

历史文化学院顾銮斋教授、陈尚胜教授、方辉教授,围绕自身的教研经历,与在座青年教师分享治学经验和心得体会。顾銮斋教授以世界中世纪史研究大家马克垚先生的中西封建经济史研究为例,强调学术研究的创新突破,离不开质疑精神、对话意识和国际视野。他提到,当前学术研究迎来最好的历史机遇,应充分利用中外文数据库资源带来的便利条件,推动相关问题研究走向深入。陈尚胜教授结合自身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历程,指出历史研究应时刻留意学界重大前沿理论问题,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既有命题加以反思。他勉励在座青年教师珍惜宝贵时光,开阔学术视野,拓宽治学道路。方辉教授回溯了自己从学生时代到进入学界三十多年间,中国考古学科和山大历史文化学院发生的巨大变化,指出每一代人都有各自肩负的时代使命,青年教师应在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和学术传承中找到自己定位,接过前辈学者的学术接力棒,在提升个人教研水平的同时,为院校发展和学术传承贡献才智。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孔勇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发言。他用“感念”“收获”和“努力”三个关键词,概括了自己入职四年来的切身感受。他感谢学院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提供的优越条件,也在此过程中收获到了个人成长和来自前辈学者的榜样示范。他认为,身为青年教师,应努力奋进,沉潜研究,做出无负青春年华的一番成绩。
12日下午至13日上午,根据论文选题和专业方向,分考古学、先秦秦汉史、中国中古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外交流史、世界史、文献与文化产业、博物馆与档案八个小组,分别进行论文宣读和评议交流。与会学者围绕论文主旨和相关话题积极发言,展开了讨论互动,为进一步改进论文写作、提升文章质量提供了意见和建议。
大会闭幕式上,历史文化学院新入职青年教师或博士后作小组总结。代国玺在闭幕式发言中认为,通过此次年会,各位同事之间增进了沟通,深厚了友谊,为学院发展注入了强大力量。学院将继续定期举办各类报告会、读书会和相关文体活动,营造崇尚学术、团结友爱、健康向上的氛围。闭幕式由孔勇副教授主持。

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全体在站博士后和四十岁以下青年教师约50人提交论文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