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9月24日,山东省逻辑学会成立大会暨逻辑学教学与研究讨论会在济南召开,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伟红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逻辑学会秘书长郭佳宏线上致贺信。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凯南,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刘森林到会致辞。

张伟红表示,省逻辑学会的成立,体现了我省基础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对我省基础研究水平提升和社科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二要坚持学术立会,不断推进学科建设;三要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学会健康高质量发展。
郭佳宏认为,山东省逻辑学会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有力推动山东省逻辑学界的内部对话与交流。
黄凯南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会必然能蒸蒸日上,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促进广大会员产出更多更好的科研与教学成果。
刘森林表示,作为学会的会长单位,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一定支持学会的发展,希望学会多办、办好各种学术研讨会和教学交流会,持续推动会员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研讨会环节,与会专家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围绕着“逻辑学的前沿研究”“逻辑学的跨学科研究”“逻辑学的跨文化研究”“中西逻辑思想比较与中国逻辑学的话语体系建设研究”等主题发表了学术主张。
中国逻辑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湘潭大学碧泉书院特聘教授邹崇理作了题为“现代逻辑关于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研究”的报告,从次协调逻辑、哲思逻辑和动态逻辑处理辩证矛盾的理论局限性出发,论证了语言逻辑通过预设来化解辩证矛盾的合理性。中国逻辑学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郭佳宏在大会报告“有穷信念基和觉识条件下的一种信念修正考察”中指出,通过觉识集的变化来考察信念基的变化,将为信念修正给出一个更好的解释。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北京市逻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奋荣的大会报告题为“道义逻辑中的双层结构”,从道义行为中的偏好序如何定义这一核心问题出发,指出关于偏好的可能世界排序大多只比较最好的,而更合理的做法是最好的排序与最差的排序必须同时加以考量。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逻辑学会会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建军作大会报告“情境量化域的转变:一种统一解决蕴涵怪论与语义悖论的新方案”,指出通过情景量化域转变可以统一解释蕴含怪论、说谎者悖论及其他语义悖论。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天津市逻辑学会会长、南开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翟锦程作大会报告“从逻辑的根基作用论中国逻辑的思想基础与知识体系新构建”,报告从先秦诸子逻辑思想的差异性揭示了中国逻辑的内涵丰富性。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求是特聘教授熊明辉的大会报告主题为“科学立法的逻辑问题”,指出逻辑思维的“四项原则”是概念要明确、判断要恰当、推理要可靠、论证要充分。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张燕京教授以“达米特与戴维森真理观的分歧”为主题作大会报告,指出戴维森的反实在论真理观无视真概念所发挥的作为主体间标准的作用,因而与达米特的真理观存在根本分歧。四川大学哲学系文科讲席教授任晓明作“印度逻辑与因果推理”的报告。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洪龙的大会报告是“n值逻辑”,报告指出逻辑表达式中“假”的成分是有程度差别,可通过n值逻辑系统对这种“假”的程度差别加以刻画。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孟伟的报告题目是“语言涉身性与语义生成:基于认知语言学与现象学的交叉探索”,指出语言涉身性在语义问题上体现了一种基于身体、情境、意象、隐喻等的建构主义观。山东省泰山青年专家、泰山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赵之光的报告题目是“Sahlqvist Correspondence Theory for Second-Order Propositional Modal Logic”,报告叙述了二阶命题模态逻辑的Sahlqvist对应理论,证明了存在二阶模态命题逻辑的Sahlqvist公式的一阶对应,是不可用基本模态逻辑的公式定义的。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徐超助理研究员作题为“基于认知语义表示的自然语言自动形式化研究”的报告,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语义表示的自动形式化方法。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张玉志老师报告题为“完美回忆理论研究”,指出完美回忆理论产生于广义时态认知逻辑(KT5系统),但是狭义时态认知逻辑和动态认知逻辑在刻画主体完美回忆上存在明显缺陷。
其他会议报告还包括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张保垒老师的“辛迪卡询问探究模型的理论得失”、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吴家超和李恒斐老师联合报告了“概率模糊论辩框架”、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吕芳的“检察指导案例中目的解释方法运用问题实证研究”、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孙庆春老师的“规则主导的混合法律推理:司法人工智能的可能技术路径”。
会议选举刘森林为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还选举了副会长和秘书长。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作为会长单位承办会议。与会专家就各报告所涉及的逻辑学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