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高等医学研究院举办Med+学术论坛系列讲座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年09月16日

[本站讯]9月14日,高等医学研究院举办“Med+学术论坛系列讲座”,西安交通大学张磊教授进行学术分享,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金鹏教授主持。

张磊教授作了题为“生物大分子与超分子结构的原位冷冻透射显微表征和功能探索”的报告。张磊教授应用多种先进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发展和应用下一代软硬件技术,对生物大分子、金属离子和无机盐进行高精度微观结构探测,从而探索物质新形态和新物性,解决了多个物理和生物医药领域的难题,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价值。通过对离子-π相互作用的研究,张磊教授首先发现了碳纳米管在盐溶液过滤过程中易堵塞的原因,并利用一个反向磁场解决了该问题,促进了碳纳米管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其次发现在石墨烯表面形成CaCl二维晶体,其中钙离子呈现+1价,并具有一系列特殊性质,可以作为储氢材料;利用相同方法他还发现了Na2Cl二维晶体并具有铁磁特性,这对研究信鸽感应地球磁场有启发作用。

张磊教授还开创性地利用了针对脂蛋白的特殊负染色电子显微镜技术、高动态蛋白结构的电子显微图像筛选与三维重构技术、正交测量颗粒尺寸随时间变化的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位点的抗体测量法,以及两种独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系统地完成了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的结构功能研究。通过对不同结合体以及抗体的定位标示的电镜研究,发现CETP的一端嵌入到高密度脂蛋白(HDL)内部,而其另一端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结合,形成类哑铃状三连体结构。结构分析揭示:CETP是以一种油性通道方式将“好”胆固醇转化成“坏”胆固醇,而不是以猜想的载体方式传送胆固醇。载体模型所预测的CETP与脂蛋白的结合位点和油性通道模型的结合位点完全不同,这解释了数家国际生物制药公司对CETP的抑制类药物大规模临床药物试验失败的原因。

随后,张磊教授还向山东大学的青年教师分享了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宝贵经验,参会师生积极互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张磊,博士生导师,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A类)”,陕西省“百人计划”青年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研究方向为自然条件水环境中物质凝聚现象与规律,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奖励。在Cel1(封面)、Science、Nature、Nature Chemica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JACS等高水平SCI论文八十余篇。


【供稿单位:高等医学研究院     作者:王军成    摄影:吕尚格         责任编辑: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