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2022年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社与共运专业博士生论坛举行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4日 08:26 点击次数:

[本站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8月20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在青岛举办了主题为“百年中国共产党新征程与世界社会主义新发展”的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社与共运专业博士生论坛。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4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博士研究生与会,就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开幕式上,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孔令栋、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奔、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王学东、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崔桂田分别致辞。孔令栋介绍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相关情况。马奔在致辞中表示,要促进政管学院与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融合发展、一体化建设,全力支持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各项工作。王学东强调了本次大会主题的继承性和前瞻性,希望学者们通过会议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强化研究方法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学科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崔桂田表示,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已进入内涵提高、规模拓展的时期,希望专家学者们一如既往地支持研究所的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所长蒋锐主持开幕式。

主旨发言阶段,12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作发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黄宗良教授着眼于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围绕主题、坚持主义、强壮主心骨,才能保证党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胡振良教授介绍了世界社会主义新态势,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趋势和特征。王学东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关系学院张光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徐世澄研究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唐海军研究员、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包心鉴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齐卫平教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韶兴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蒲国良教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许宝友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林德山教授分别就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历程、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意义、古巴特色社会主义和拉美左翼提出的社会主义、冷战后西欧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建设重要论述等问题进行发言。

在专题发言阶段,会议设四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成就与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四个专题进行了发言交流。

在分论坛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荣华教授介绍了其关于在革命型政党的内涵中融入建设性内涵的研究成果;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徐元宫研究员总结了党的历届领导人关于苏共垮台的观点;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继文教授提出了大历史视野下的历史自信问题。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晓林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研究院刘红凛教授、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周述杰教授、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述森教授等,分别就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问题作了发言。在分论坛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曹天禄教授对冷战的本质、过程、结果和思维提出了新观点;北京大学国关学院党委副书记项佐涛副教授分析了科技发展对社会主义力量的影响;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李济时教授探讨了美国左翼民粹主义的发展路径、特质、兴起的社会动因及其影响。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增福教授、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张淑兰教授、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喜满教授、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郭春生教授等,分别就国外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发言。在分论坛三,中央团校吴庆教授提出了青春型政党理论,并从渊源、实践、核心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阐释;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祝奉明副教授从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辩证思维五个角度,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方法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政治学、科社教研部李丁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瑞涛教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靳呈伟研究员等,分别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中的相关问题作了发言。在分论坛四,来自10余所高校的16位博士研究生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发言交流。评论人蒲国良教授强调,在相关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概念边界,做到问题鲜明、论证充分、资料翔实。评论人于海青教授从期刊审阅的角度指出,文章写作需要有个人观点和现实意义的呈现,在社会主义问题研究中需要注意强化薄弱环节,深化对社会主义运动规律的把握和思考。

本届博士生论坛共收到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博士研究生提交的学术论文70余篇,经论坛筹备组专家评审,其中28篇优秀论文入选本届论坛。论坛期间,由与会专家组成的论文评奖小组,从入选论文中评出一等奖论文11篇,二等奖论文17篇。

本次会议亮点纷呈,与会专家学者回顾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历史经验,展望百年大党的新征程,并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变迁、社会主义发展和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回应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献上了一份厚重的学术之礼。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阮银萍    摄影:王玮艳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罗霞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