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杜桂萍教授谈元明清戏曲中的杜甫书写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10日 09:14 点击次数:

[本站讯]9月8日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杜桂萍做客文学院新杏坛,作题为“元明清戏曲中的杜甫书写”的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学院李桂奎教授主持,李剑锋教授出席讲座,数百名学生前来聆听。

讲座伊始,李桂奎教授简要介绍了杜桂萍教授在相关学术领域的贡献,并谈到她与文学院的密切关系,杜桂萍教授亦回忆了硕士期间就读于山东大学的经历,并从硕士论文谈起自己与戏曲研究的渊源。

杜桂萍教授以中西方古典戏曲发展的不同命运来讲述诗词文对古典戏曲的干预与塑造,引出此次讲座的主题,并鼓励同学们进行相关研究学习。她谈到,唐代诗文创作对于元明清戏曲的影响最为深远,而杜甫又为其中一典型,在宗唐尊杜的时代风气影响下,曲江游春、金门献赋、浣花溪生活和同谷流寓等杜甫行迹在戏曲中屡屡出现,其中又以长安十年及川中五年两个时期、曲江游春及金门献赋两个事迹为最。

杜桂萍教授强调了长安时期曲江这一地点在杜甫情感抒发上的重要性,金院本《杜甫游春》、元杂剧《曲江池杜甫游春》、明王九思《杜子美沽酒游春》等本子皆以杜甫游于曲江之事衍发描绘;《杜少陵献三大礼赋》《诗中圣》等皆写“金门献赋”事,且均以杜甫“平白地步蟾宫”为结局,本应穷愁潦倒的杜甫在戏曲中实现了人生转变。

杜桂萍教授又谈到杜诗对戏曲文本的沁润,后世戏曲尤其爱对杜甫曲江之作进行演绎,不但进一步实现戏曲文本的诗化,还拓展艺术空间、构建戏曲脉络,形成多样化的诗歌延写范式。其《饮中八仙歌》更是常常在戏曲中出现,或直接演绎为戏曲故事,或以此为思路演绎撰写,后人更是强化了“仙”的形象,借以想象飘扬恣意的盛唐气象。

杜桂萍教授指出,戏曲作家在创作时对理想化杜甫的建构及这份建构之下的自喻、情节的改写与创造在作者的妙笔下寄寓了诸多情感,杜甫个人形象亦在后世戏曲中屡屡“仙化”。同时,元明时期的戏曲作品在刻画杜甫形象时,更偏好将其塑造为一位饮酒吟诗的潇洒才子形象;而清代戏曲则为杜甫设置了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儒家诗人的特性。与同时代逐步将杜甫推上“诗圣”高位不同,戏曲作品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杜甫的人间情怀。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就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孙小为    摄影:时书琦 张宇辰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秦深 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