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美术考古学家刘凤君教授做客东方文化大讲堂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25日 11:08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20日晚,美术考古学家、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校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做客东方文化大讲堂通识教育讲座暨“师说讲堂”,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作了“骨刻文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讲座。

山东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时卫国主持讲座表示,此次讲座是为迎校庆120周年,由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和翻译学院联袂举办的通识教育系列讲座第三期,也是“师说讲堂”的第31期、“东方文化大讲堂”第14期。翻译学院党委书记栗庆冬期待讲座宣扬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启迪学术思维,扩宽学生视野。

刘凤君教授以“骨刻文与中华文明五千年”为开篇,先后引出六个主题,即:一、文字与文明,二、骨刻文的发现与定名,三、骨刻文的章法布局,四、骨刻文字体造型分类,五、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六、骨刻文证明中华文明五千年。尔后围绕这六个主题展开详细的讲述。对于“文字与文明”,他解释说,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近五千年来,世界上先后出现过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分别产生过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和图章文字。骨刻文是淮河、黄河、辽河流域的华夏族和东夷族等文化部落在远古时期创造和使用的一种文字。至于“骨刻文的发现与定名”,则是距今约4700-2500年间的事,始用于炎帝、黄帝和蚩尤时期或尧舜时期。科学推断骨刻文年代的资料主要有“科学测试资料”、“考古发掘出土资料”和“田野考古调查资料”。“骨刻文的章法布局”主要有三类:单字布局、组合字群布局(又可细分为字符组合、字符与图画符号组合)和成行布局。“骨刻文字体造型”,也分三类,分别是写实物象型、主干分支型、中心圆型或近似圆型。第五个主题”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刘凤君教授展开重点讲述。他说骨刻文与甲骨文的传承发展关系可从5个方面进行分析,即:甲骨文产生于骨刻文中晚期的商代晚期,距今约3300年;骨刻文和甲骨文都以骨头为刻写载体;骨刻文中晚期的凿灼占卜刻辞为甲骨文所继承;骨刻文的成行布局直接影响甲骨文;骨刻文的象形字对甲骨文有直接影响。因此可以说:甲骨文是骨刻文发展到中晚期出现的成熟文字,也是商代晚期使用的一种宗教祭祀文字,可视为骨刻文中晚期发展出来的新类型。且在甲骨文出现后仍大量沿用。

最后,刘凤君教授对“骨刻文证明中华文明五千年”提出4项依据: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的发现;中国距今约5000-3300年的传说史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国远古早期的五大文明区:东夷、华夏、南方良渚文化(南蛮)、西南苗彝和东北辽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故而对中华文明五千年不容置疑。

时卫国教授表示,讲座围绕骨刻文的发现,讲述了骨刻文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联系,证明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光辉灿烂。

山东大学中文信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盛玉麒教授认为讲座对学术创新理念颇具启发意义。名古屋大学博士、黑龙江大学高芃教授说,听了讲座,自己明白了甲骨文与骨刻文之间的关系及其历史意义。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德华教授说,讲座打开了一个窗口,让我们对汉字追本溯源,重新审视,同时又为我们增添了新的历史知识,领略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厚重与久远。东日本汉语教师协会会长、日本大学特聘教授吴川先生表示,作为海外华侨,感触尤深。中华文明是我们的根,中华文化是我们的魂,振兴中华是我们的梦。鹿儿岛国际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战庆胜教授呼吁大家养成观察、质疑的习惯,以益于发现问题,进而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实质。


【供稿单位:人文社会科学青岛院    作者:赵一平    摄影:赵一平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卞悦悦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