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赵涵陈子江课题组定位人类“雌雄原核融合障碍”不孕症致病基因并实现有效干预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06日 10:29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6日,山东大学赵涵教授和陈子江院士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五年影响因子20.396)杂志在线发表题为Dominant mutations in CHK1 cause pronuclear fusion failure and zygote arrest that can be rescued by CHK1 inhibitor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CHK1是导致以雌雄原核融合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人类不孕症致病基因,阐明了致病机制,发现了有效治疗措施。山东大学为第一和独立通讯作者单位,陈子江教授与赵涵教授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山东大学吴克良教授、侯真真助理研究员、张鸿惠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陈泰来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

据统计,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所获得的胚胎中大约10%阻滞在卵裂早期阶段;其中大约有2%的胚胎阻滞在受精卵阶段,不能完成第一次卵裂过程,即“卵裂障碍”。临床上表现为卵裂障碍的不孕患者通常经过反复多次的体外助孕治疗均无法获得可移植的胚胎,亦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该研究发现CHK1保守结构域内的显性突变可导致原核融合失败与受精卵发育阻滞,并阐明了突变引起的CHK1激酶活性增加阻碍了受精卵的G2/M细胞周期转换,使受精卵无法从减数分裂恢复有丝分裂。重要的是,研究者使用CHK1抑制剂可分别有效治疗小鼠和人类该异常表型,可成功获得囊胚,小鼠能恢复生育;治疗后的人类囊胚可诱导获得核型正常的胚胎干细胞;该研究为此类不孕症患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山东大学生殖医学攀登计划创新团队拥多个研发中心和独立的临床转化基地,围绕不孕症等生殖障碍疾病及出生缺陷重大科学问题,在生殖医学理论创新、疾病机制解析和辅助生殖临床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推动了我国生殖疾病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和进步,为我国生育繁衍、遗传病防控和人口素质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相关研究成果在N Engl J MedLancetNatureCellNat GenetCell ResNat Commun等顶尖学术期刊发表。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1-00507-8


【供稿单位:生殖医学研究中心    作者:王建峰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