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3月28日,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电力与能源学会(Power& Energy Society, PES)中国分会主办,IEEE PES济南分会、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教育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承办,IEEE PES电力系统动态技术委员会(中国)协办的IEEE PES中国分会“Power & Energy云论坛”——新形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专题论坛举行。论坛围绕“新形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展开,旨在促进电力与能源领域专家学者对当下热点问题的交流,分享新形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领域的研究成果。

会议由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李常刚教授主持,电气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恒旭致开幕词,介绍了电气工程学院概况。随后,美国田纳西大学孙凯教授作了题为“Faster-Than-Real-Time Stability Assessment and Control for a More Resilient Power Grid”的报告,分享了其课题组近五年在基于半解析方法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超实时仿真技术和基于非线性模态分解的暂态稳定性分析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指出半解析方法可以实现大步长暂态稳定仿真和10-100倍的加速比,非线性模态分解可以实现小干扰稳定和暂态稳定性在统一框架下的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姚伟教授作了题为“海上风电经柔直电网并网系统主动频率支撑技术及仿真平台构建”的报告,针对海上风电经柔直电网并网系统,分别介绍了有通信和无通信的两种海上风电和柔直电网协同主动频率支撑的技术及优点,同时对新型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箱(PSST)的开发思路、特点优势、应用场景等作了详细讲解,该工具箱可与RTLAB无缝连接构成实时仿真平台。
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首席专家熊卿作了题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性能电磁暂态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的报告,介绍了大规模电网通用电磁暂态仿真平台iES-GTS的技术特点,详细介绍了平台建模技术的准确性以及强大的全电磁暂态仿真能力,包括准确的时间多尺度和灵活的空间多速率仿真功能。
山东大学叶华教授作了题为“大规模时滞电力系统振荡分析与控制关键技术”的报告,针对考虑通信时滞影响的大规模电力系统,在低复杂度建模技术、特征值准确计算方法、大规模系统的特征值高效计算关键技术、特征值计算软件开发和广域阻尼控制器参数优化整定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张恒旭教授对前述报告作了深入浅出的总结与高度评价。南瑞稳定公司李威博士对大电网安全稳定分析作了介绍。张恒旭教授与孙凯教授从更高层面出发,就半解析法的学术思想进行了讨论。熊卿博士针对互动环节观众提出的有关全电磁暂态仿真问题,作出了全方位解答,并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展望。

IEEE PES中国分会“Power & Energy云论坛”的举办,吸引了大批相关研究领域的人员前来参会,吸引了6000余人在线观看。论坛为相关领域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准的学术交流平台,开阔了广大与会者的视野,激发了行业内新一代青年的科研热情,也加深了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IEEE及IEEE PES电力系统动态技术委员会的合作,扩大了对外合作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