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赵日新教授做客“新杏坛”谈官话方言的[u]类儿化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03日 09:45 点击次数:

[本站讯]11月28日,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日新教授做客文学院“新杏坛”,作题为“官话方言的[u]类儿化”的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学院张树铮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前,张树铮教授简要介绍了赵日新教授在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学术成就,希望同学们努力成才。

讲座伊始,赵日新教授对讲座题目作了介绍,梳理了该选题的研究背景。赵日新教授表示,一些官话方言中还存在着非卷舌型的儿化,其中一类是河南北部、山西南部方言的[u o ou]类儿化,他通过分析豫北方言名词变韵的参与语素,指出以往所说的子变韵很可能是儿化韵。

随后,赵日新教授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上述观点。在第一部分论证中,赵日新教授以获嘉方言为例,结合浚县方言与济源方言,以对应关系较为显豁的单元音韵母的变韵形式作为观察窗口,详细对比了豫北方言Z变韵与D变韵的区别。通过对比,赵日新教授推测豫北方言名词变韵的参与语素可能是“儿”,他倾向于将同一个基本韵母的不同变韵形式看成是不同时期的儿化在共时平面的叠置。同时,针对“Z变韵的参与语素究竟是原为清声母的‘子’还是浊声母或零声母的‘儿’”的问题,赵日新教授又举出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来证明自己的“儿化韵”观点,并对“子”变韵的说法提出质疑。在论证的第二部分,赵日新教授以获嘉等地方言“侄儿”一词的读音为切入点,通过文献资料和实际口语两方面说明“侄儿£[ts£/33lou31]”应该就是“侄儿儿”,是“侄儿”的儿化形式,而不是“侄儿子”,即“儿”的子变韵。在最后一部分的论证中,赵日新教授解释了豫北方言名词变韵的两种可能:一是从边音的元音性出发,说明“儿”才是参与变韵的语素;二是通过列举获嘉等地方言运用实例,推断中原地区官话方言的[u]类变韵完全有可能是儿化韵。论证完成后,赵日新教授对学界就其观点提出的相关问题作出回答。赵日新教授就以上论证作出总结,指出豫北方言名词变韵不容易排除是儿化韵的可能,如将视野扩大情况将更加复杂。

张树铮教授分析了该选题的研究思路,肯定了本次讲座主题在语音和语法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山东大学文学院钱曾怡教授、岳立静教授、张燕芬副教授、博士后孙宇炜,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宋开玉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王红娟副教授分别以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加讲座。讲座同时吸引校内外百余名同学参加。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柏颖    摄影:宓嘉祥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徐龑鹏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