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郜元宝教授谈鲁迅个人译介与《野草》的互文关系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28日 09:16 点击次数:

[本站讯]11月25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做客“文学与媒介讲堂”第二讲,作题为“鲁迅个人译介与《野草》的互文关系”的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授黄发有教授主持。

讲座初始,黄发有教授对郜元宝教授的学术成果进行介绍,并介绍了“文学与媒介讲堂”这一讲座形式。

郜元宝教授以“互文”“相互渗透”的观察视角来切入对鲁迅《野草》一书的研究。《野草》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本,但正如其《破<野草>之特意》一文中所言,它并没有独特到与鲁迅的其他创作分开来,《野草》的思想表达逻辑还是能够在鲁迅的创作体系中贯通,有大量的文本与鲁迅的小说、书信、译作等存在着互文现象。因此《野草》不能被孤立看待,而是要将其放到作者完整的创作、翻译体系之中进行探讨。

郜元宝教授举出《野草》中多处与鲁迅翻译文本“互文”的例子,进一步论证鲁迅个人译介和《野草》一书的互文性。在《题辞》《影的告别》《墓碣文》中都有“朽腐”“黄金世界”“胸腹俱破”等较为极端的表达,这与《娜拉走后怎样》《工人绥惠略夫》等书有一定的相似性,有些甚至直接来源于译作本身。而鲁迅在与友人的信件中数次提及的《小约翰》,更是与《野草》的构思行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无论是以梦为主的叙述形式还是超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念,两者都有着很高的“互文度”;《秋夜》一文中“奇怪而高的天空”与《小约翰》中“云的中间,很高,奇怪的高”的描述也异曲同工。

《影的告别》则与1919年鲁迅重译的《查拉图斯忒拉的序言》形成互文:“他以为这样可以脱离了肉体和地。啊,这灵魂自己才是瘦削。”此外还有《求乞者》《希望》《复仇(其二)》《风筝》等文章,也与其诸多译作互现。在《墓碣文》一篇,郜元宝综合中国历代传说、小说等材料进行分析,认为“剖腹观心”一说在中国历史上虽可觅得踪迹,如纣王剖比干之心的传说,《水浒传》杨雄手刃潘巧云等,但鲁迅译安特莱夫《谩》中青年与恋人之事片段却最为相关。郜元宝亦提出鲁迅在译文择用时别蕴内涵,即与这三篇论“他人之心不可知”的意味相对,《墓碣文》乃谓人不能自知其心,因改剖他人心“欲知本味”,启发师生在考虑互文状况时亦要注意其含义的转变和异同。

黄发有教授对讲座进行总结。讲座通过线上平台腾讯会议展开,吸引了校内外二百余位同学参与。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孙小为    摄影:郭怡妮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戴玥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