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31日,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工作部主办,土建与水利学院承办的第113期(总第890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千佛山校区举行。东华理工大学张志勇副教授作了题为“地球物理正反演统一程序框架及应用”的报告。论坛由土建与水利学院孙怀凤副教授主持。

报告分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张志勇建立的“地球物理正反演统一程序框架”体系,包括统一程序框架的建立目的、开发方法和基本结构,以及基于这一程序框架程序代码的开发情况。第二部分是基于机器学习的正则化反演技术,包括渐进反演和基于模糊聚类的正则化反演。张志勇以离散反演为例,具体介绍了其自适应正则化模型的建立,提出了模型存在的不适定、正则化因子选择困难等问题,并通过网格优化等方法进行改进,最后给出了模型试算案例的结果。第三部分是统一程序框架的实际应用,包括RGIS模块CSAMT二维开发、花岗岩区AMT反演、浙江滨海区带井直流电阻率反演和海昏侯考古应用。论坛最后,张志勇表示,下一步工作将是统一程序框架优化和基于虚拟仪器的统一框架扩展。

孙怀凤对张志勇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开发大框架程序及后期管理整个过程的困难性。现场师生就报告进行了积极交流。
张志勇,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从事地球物理专业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球物理数值模拟与反演。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5项,建立完善了“地球物理正反演程序框架”体系,并完成了基础代码的开发,为从事地球物理数值模拟与反演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基于“程序框架”完成国家地质调查局RGIS软件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2.5维正反演部分;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合作,开展“海昏侯大墓”科技考古研究,应用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对大墓墓室、墓道与陪葬坑等进行有效探测,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