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四川大学曹顺庆教授谈西方文论中的中国元素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9年10月14日

[本站讯]10月13日,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曹顺庆做客文学院“新杏坛”,作题为“西方文论中的中国元素”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刘林教授主持,院长杜泽逊教授出席了本场讲座。

讲座伊始,曹顺庆教授指出了当今中国学科建设最大的问题是文化不自信,这种不自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西方优越论。首先,他质疑了学术界曾奉为真理的“中国古代文论是死亡的文论”的观点,既然西方文论不需要现代转换,中国古代文论提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口号是毫无道理的。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了一种西方优越论——西方话语当道,不谈论西方文论就是赶不上时代潮流。西方优越论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文化不自信,国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感和劣等感。其次,曹顺庆教授列举了黑格尔、朱光潜、钱玄同、鲁迅等国内外学者否定中华文化、文学、文字的观点,证明这种西方优越论所导致的文化不自信问题是由东方和西方共同造成的。接着,曹顺庆教授用文明发展的基本史实来正本清源,细数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指出古希腊文明是在古埃及与古两河流域两大古原生文明影响下的一个次生文明,并非原生文明,进一步提出了“不同文明常常是相互借鉴、学习、促进的结果”的观点。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曹顺庆教授列举了若干实例具体分析了西方文论中的中国元素。他经过仔细考证,认为莱布尼茨的“唯理论”建立在朱熹学说的基础之上;康德的天体起源假说与朱熹宇宙哲学中的“阴阳二气的宇宙演化论”的观点十分相似;叔本华的生命悲剧意识和朱熹的天理人欲思想具有一致性;笛卡尔的“二元论”深受中国宋明理学“理”、“气”二元论的影响……除了这些批评家,他认为我们还能从胡塞尔、海德格尔、伏尔泰、瓦雷里、庞德、德里达、福柯、拉康等人的文学批评理论中看出中华文化的痕迹。他谈到,文明不可能凭空产生,常常是在互学互鉴中形成发展的。一直根植于人们心中的文化不自信正是由于西方优越论,而西方优越论会蒙蔽研究者的双眼,使研究者的目光聚焦于如何运用西方文论批评中国文论,却很少关注西方文论中的中国元素,造成了长时间以来该方面学术研究存在空白的情况。随后,聆听讲座的同学针对讲座内容与主讲人现场互动提问。曹顺庆教授逐一回答提问,从不同侧面补充了讲座内容。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费诗贤    摄影:庄欣欣         责任编辑:李天一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