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23日晚,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郭沂教授做客山东大学哲社学院朱雀专家讲座暨山大·人文东亚系列讲座,作题为“从道哲学性情论看四端七情之辩”的主题报告。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李海涛副教授主持本次讲座,哲学系王新春教授、谭明冉教授及儒学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韩国延世大学哲学系金明锡教授出席本次讲座。

郭沂教授首先对宋明以降以至韩国儒学有关心性论的纠葛稍作梳理,再依据道哲学的理念,沿着前人的足迹,提出新的心性论方案。他指出,纵观中韩儒学史,有关心性问题的纷争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及其相互关系,性与情的关系,心与性、情的关系,四端与七情的关系以及理本身是否具有活动性。郭沂教授还介绍了道体——心性之原。他认为,作为宇宙之本原、世界之本体的道体,是一个超越的和绝对的本体世界。其道素包括:值素、气素、理素三方面。无极和太极是宇宙产生的两个阶段,无极是永恒存在于道体中的“恒值、恒气、恒理”,太极则是存在于道体中的“太值、太气、太理”。关于性体,他将性分为“值之性、气之性、理之性”。而在这其中,值之性又可分为“真之性、善之性、美之性、安之性”,气之性又至少包括五种,即“空无之性、冲和之性、恻隐之性、六气之性、私欲之性”。报告结束后,王新春教授、谭明冉教授和金明锡教授分别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郭沂,山东临沂人,历史学硕士、哲学博士,现任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等。代表作有《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中国之路与儒学重建》《子曰全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