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华东师范大学尤海燕副教授谈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中国文学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26日 16:25 点击次数:

[本站讯]4月19日晚,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日本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尤海燕应邀访问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并作了题为“日本文学中的中国文学”的讲座。该讲座是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办的“从亚洲的文学·文化的传统与共有展望亚洲共同体”系列讲座的第六讲。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吴松梅副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儒学高等研究学院等6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尤海燕副教授谈到一个现象:从时间长度上来看,日本古典文学时期要远远长于近现代文学时期,但现在国内研究日本近现代文学的研究者要远多于研究日本古典文学的研究者。她提出,本次讲座以中日古典文学关系为中心,希望通过本次讲座,引起大家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兴趣,企盼有更多的研究者能投身于日本古典文学的研究中。

随后,尤海燕副教授以最近的热门话题,日本新年号“令和”的出处为开端,列举出了如东汉张衡《归田赋》等中国古典文学的相关诗句,进而阐述日本古典文学中出现的中国古典文学元素。她列举出日本上代、中古、中世和近世时期的代表性文学作品的实例,从中挖掘出中国古典文学元素。如:日本上代时期的《日本书纪》中所蕴含的古代中国的宇宙起源论、帝纪书写的相似性以及政论文章的引用方式,即中国典籍观念性思想性的表述;《万叶集》中的和歌对《三国志》、竹林七贤以及《诗经》中典故的运用;中古时期《古今和歌集》序对《毛诗》大序、《礼记.乐记》和《汉书.礼乐志》的引用;《源氏物语》第一卷对于《长恨歌》与《长恨歌传》的大量引用,并特别指出《源氏物语》《枕草子》与《和汉朗咏集》中大量引用了白居易诗歌中的意象与手法;中世时期《新古今和歌集》的两首和歌对白居易诗中“雨夜草庵”“胧夜月”等意象的使用;《徒然草》中对于《古诗十九首》之十四的意象与表现方式的运用;最后列举了近世时期的作品《奥州小道》中对于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以及杜甫《春望》的模仿与引用;《雨月物语》中对于中国家喻户晓的“白娘子”等故事形象的日本式“翻案”创作等。最后,她谈到,日本古典文学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引用也存在时代的进步性,即从早期《日本书纪》《万叶集》对中国作品原文的大量“抄袭”,到《古今和歌集》中的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伤春悲秋观念的深化和细腻化;从《枕草子》中单纯“炫耀”自己了解白居易“雨夜草庵”一诗,到《新古今和歌集》中对于这首诗意象的正确使用等,可以看出日本古典文学中中国文学被吸收运用的形式在不断变化。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尤海燕副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日本为何偏爱白居易,以及和歌翻译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与论述。

本次讲座以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中国文学元素为切入点,契合了亚洲文学·文化关系的主题,拓宽了参加者对日本古典文学的了解,使大家深刻认识到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紧密联系,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供稿单位:外语学院    作者:刘帅而 赵玲    摄影:杨晓天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马慧星 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