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主讲亲身经历唐诗研究的黄金时期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6日 16:17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尚君教授做客文学院新杏坛,在中心校区知新楼作了题为“亲身经历唐诗研究的黄金时期”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院长杜泽逊教授主持,校内外相关领域的师生近百人聆听了讲座。

讲座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的唐诗研究展开。陈尚君教授以本人四十年来的学术研究为线索,从自己读书治学的起步与初变谈起,回忆了师从朱东润、王运熙两位先生求学的经历,以及撰写《杜甫为郎离蜀考》一文的过程。他简要介绍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唐诗文献研究的总体成就:一是大宗别集的整理与笺注有了新的推进;二是基本史料的重新整理;三是新文献、尤其是石刻文献与敦煌文献的发掘。这些文献学研究的成就为唐诗研究的全面提高、拓展与飞跃奠定了扎实基础。他还介绍了域外文献的新发现,以及互联网为文献研究带来的新机遇、电脑写作的普及对唐代文学研究起到的推动作用。陈尚君在讲座过程中始终重视研究方法的介绍,以对比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向在座师生介绍了陈寅恪、岑仲勉、朱东润以及王运熙、傅璇琮、程毅中等老一辈学者的研究专长和治学特色,并结合自身的治学经历,高度评价了《元和姓纂》的史料价值及岑仲勉先生的史学研究。他谈到文学学术研究与生物科学研究在方法上有着共通之处,强调唯有实现文献资料的最大占有和阅读,竭泽而渔,才能还原时代与文学的精神面貌,领悟诗人、诗歌所富含的深刻意蕴。陈尚君提示同学们,钻研之路漫漫,学术研究需要专注与投入。他强调学术研究中有很多发现的乐趣,鼓励大家有效结合传统研究方法和后数码时代的先进技术,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

讲座结尾,陈尚君教授细致地回答了在座师生提出的有关文学与政治之关系、李杜研究的重大突破及未来展望等问题。杜泽逊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简要总结。

陈尚君,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专治唐宋史学文学、古典文献学,于唐代文学文献的搜集和考订、唐宋作家生平和著作研究。已出版的学术成果有《全唐诗补编》、《全唐文补编》、《旧五代史新辑会证》、《旧五代史》点校修订本、《新五代史》点校修订本、《唐代文学丛考》、《汉唐文学与文献论考》、《行走大唐》等。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付婕 孙倩 李国强    摄影:覃女穆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魏欣燕 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