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中国艺术研究院孙玉明教授谈《红楼梦》的是与非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8年12月26日

[本站讯]近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玉明做客文学院“新杏坛”,作了题为“《红楼梦》的是与非”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李桂奎教授主持,校内外相关领域的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孙玉明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阐述了《红楼梦》的“是”与“非”。他讲解了这部独一无二的文学经典是如何巧妙地运用“限知叙事”艺术,以及曹雪芹如何借助叙述一件事而传达出不同的人物性格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是”。他又以具体文本为例,着重分析了《红楼梦》的“非”。他表示文本中存在“人物年龄忽大忽小”、“人名错乱”、“排行错乱”、“时序错乱”等疏漏,并从作家未能完成、修改作品以及《红楼梦》的成书过程的复杂性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些疏漏的成因。针对读者较为关心的《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问题,孙玉明通过文本内证,提出其与前八十回并非同一作者,并且肯定了高鹗对《红楼梦》的整合和续写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讲座结尾,李桂奎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对《红楼梦》是与非的探讨,实际上是对作者文心之细与行文粗疏辩证关系的再发掘,他肯定了孙玉明细读文本、熟记原文的严谨精神,希望在座师生能够向孙玉明学习,回归到文学原著的阅读中。

孙玉明,1983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文学学士。1989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2004年11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有《日本红学史稿》、《红学1954》等学术著作。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于欣琪 孙倩 李国强    摄影:王允诺         责任编辑:魏欣燕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