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大会精神,直属单位党委于12月20日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教授做客“四季论坛”,作“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40年理论总结”专题报告。

黄少安教授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为切入点,分别对我国农村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历程进行了详尽清晰的梳理。黄少安教授谈到,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小岗村充满改革魄力和农民智慧的自发“大包干”尝试开始,依次经历温饱战略、农业和乡镇企业两步走战略、减负增收推广小城镇战略、三大统筹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五个阶段,基本完成了广大农村地区的跨越式全面发展。城市改革的要点在企业,而企业改革的关键在国企。黄少安教授追溯1978年国企让利放权的改革开端,结合国有企业承包制和股份制改革的历史沿革,联系2017年山东省国企利润率不足2%、国企垄断和扩张无孔不入对民营企业产生强大挤出效应、国有企业治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停步或倒退的情况,直击现阶段国企改革阻力与必要性。
随后,黄少安教授从理论层面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进行了深刻解读。黄少安教授通过提炼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东欧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三大理论依据借鉴的变迁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可以统一、渐进式改革行之有效、土地三权分置迸发活力三大理论创新,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做了创建性系统归纳。黄少安教授强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正如鞋子和脚,改好经济体制的“鞋子”,才能避免“鞋不合脚”的问题。时代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改革开放任重道远但势在必行。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才能真正使我国经济社会更好发展,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随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文学院院长杜泽逊教授进行点评。报告会由直属单位党委书记李红主持,各直属单位师生共200余人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