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西南财经大学张吉鹏谈环境治理中的央地关系与绩效评估

西南财经大学张吉鹏谈环境治理中的央地关系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8年11月15日

[本站讯]11月14日上午,经济学院第109期山东大学公共经济学讨论班在中心校区举行。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张吉鹏副教授为学院师生带来了题为“环境治理中的央地关系与绩效评估—基于2017年‘2+26’城大气污染治理与督查的实证分析”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经济学院副院长石绍宾主持。

报告以2017年秋冬季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整治为例,使用2014-2018年全国281个城市的PM2.5指数及AQI指数对整改任务清单中的各项整改任务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探究了督查体制在任务落实方面的实际作用。研究结果发现,2017年京津冀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对该地区28城市的空气质量提高是有限的,治理对于空气质量的提高仅在7%-10%。与此同时,2013年以来,各项污染治理措施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其中企业退城搬迁改造、化解过剩产能、工业深度治理中除VOCs整治的措施、电代气电代煤以及锅炉整治对污染改善有显著的影响,但清理散乱污企业、VOCs企业整治、燃煤锅炉改造及移动源等相关措施却并没有在短期内改善空气质量。此外,报告基于大气治理模式的变化探讨了环境治理中的央地关系及其影响,然后利用断点回归的分析方法,发现强化督查和量化问责在污染治理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在报告结束后,张吉鹏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并针对相关问题作出解答。

张吉鹏,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副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博士。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公共经济学、实证产业组织、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其研究成果发表于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Pacific Economic Review、Economics Inquiry、《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国内外知名期刊。

518A7

5D912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     作者:朱格    摄影:董雪         责任编辑:郑子艺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