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台湾师范大学华语文教学系暨研究所主任、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语言学博士曾金金女士做客文学院“新杏坛”讲座,在中心校区带来题为“成语与华文教学研究”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盛玉麒教授主持。
盛玉麒教授介绍了曾金金教授在汉语实验语音学以及华语教学师资培育研究领域的成就,希望同学们认真聆听讲座,把握远程教育的应用现状,学习实时互动性的教学模式。
讲座伊始,曾金金教授通过与听众互动讨论,谈到成语是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二语成语教学存在多种误区。例如,偏重语病难点分析研究而忽略语用能力教学以及文化适应制约下的成语隐喻理解等。因此,针对“大华语”视野下的数万条成语,如何遴选最常用、最典型的成语,采用最有效的方式教会学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接着,曾金金教授结合耳语习得的可理解输入理论和实践经验,向大家展示了成语教学的新模式。首先,为学习者提供成语可理解的典型例句。曾金金教授依托学生现有的成语学习经验进行启发,介绍了典型例句设计理念,即从语法结构与语义功能、真实程度、情境意义、教育意义以及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筛选与设计。随后,曾金金教授探讨了成语难易度与教学排序,并列举了“望其项背”“万人空巷”“一言九鼎”“炙手可热”等成语被误解误用的例子,分析了成语典故理解和应用的地域差异,强调了典型化成语教学的重要意义。此外,还谈到了成语学习正确输出的重要性,并演示了My-ET自动语音分析系统的用法,它可以在发音、音调、节拍、音量四个层面分析比对学习者所说的成语,并形成口说能力诊断书,使二语学习者获得线上评分反馈,充满趣味性与交互性。
在互动环节中,曾金金教授热情回应同学们的提问,对成语分级、语言习得、软件语音规范以及研究样本获取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生动的解答。盛玉麒教授在总结中提出,通过交互式语音识别教学平台,采用典型用例的可理解输入进行成语教学,是现代远程教育领域具有创新性的实践。开放性的讲座内容引发了大家对成语的语用功能、遴选原则、读音规范、跨文化认知等方面的深入思考。
曾金金,台湾师范大学华语文教学系暨研究所主任,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语言学博士。曾发表《国际华语教师面临的多元华人语言文化问题》《语法模板与意象图示在华语句型多媒体教学之应用》《第二语言习得与华语阅读教学》等论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