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复杂检索

视点首页 > 学术预告 > 正文

分析哲学论坛229期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0日 16:05 点击次数:

时间 4月3日(星期四)19:00 地点 中心校区知新楼A1618
本站讯 讲座时间 2025-04-03 19:00:00

一、讲座题目

分析哲学论坛229期

主讲人

冯光武 教授

三、主讲人简介

冯光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富布莱特(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学者、中国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语言服务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广州外国语学会副会长、广州欧美同学会理事。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高考英语命题组组长。研究兴趣主要包括日常语言哲学、语用学、语义学、外语教育改革研究。学术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Pragmatics、Language Sciences、Pragmatics & Cognition、《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国语》《中国外语》《外语界》等国内外CSSCI和SSCI期刊,学术专著A Theory of 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and Pragmatic Markers in Chinese由国际著名学术出版机构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出版。

四、讲座简介

以经典的格赖斯意义理论为出发点,本次报告介绍了一种基于信念的、新格赖斯主义的意义理论。报告首先指出,格赖斯的意义分析框架以说话者为中心,并围绕理性、意图和合作展开。然而,他将可取消性作为区分字面意义、惯例含义和会话含义的测试方法存在问题:一方面,话语的意义往往难以真正取消;另一方面,这一做法模糊了一个基本事实,即意义的首要来源是说话者的思想。我将论证,在说出一个陈述句S时,说话者可能传达一个基本层面的信念p,以及/或一个关于p的更高层信念,以及/或一个额外的信念q。其中,基本层面的信念p面向现实世界,因此具有客观性;关于p的更高层信念面向说话者自身的思维,因此也是客观的;而额外的信念q则面向受话者,因此是主体间的。这三种意义类型大致对应于格赖斯所提出的“字面意义”“惯例含义”和“会话含义”。在报告中,将对它们进行定义、特征化,并通过测试和例子加以区分。

主持人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学系 荣立武教授

讲座时间

2025年4月3日(星期四)19:00

讲座地点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1618


【作者:高鑫梁 封莹    来自:哲社学院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