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讲座题目
生物颗粒的制备和生物医学应用:从人工颗粒到仿生和天然颗粒
二、 主讲人
马光辉 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三、 报告时间
9月4日(星期一) 16:00-17:00
四、 报告摘要
颗粒产品曾变革了生物制药工程技术。但是,微球和微囊的制造长期以来采用搅拌、熔融挤出等技术,所制备的微球和微囊粒径不均一。我们创建了均一微球的制备技术和理论,解决了微球尺寸分布宽、结构难控制等难题。同时,面向生物制药应用,设计和制造均一的分离介质、缓释微球制剂等,不仅解决卡脖子问题,而且超越进口产品性能;面向新需求和科学前沿,设计和制造用于疫苗分离纯化的超大孔分离介质、疫苗佐剂等,推动生物制药技术的变革和创新。本报告将重点介绍以下例子:
1)亚单位抗原(病毒样颗粒VLP、蛋白、多肽等)的疫苗安全性好,但却存在着疫苗稳定性差、免疫原性弱的难题。我们提出仿生颗粒的思路,用颗粒模仿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特征,作为合成疫苗的“底盘”,与不同的抗原(部件)组装,构建合成疫苗,获得了远优于普通颗粒的免疫效果。
2)提出利用天然颗粒制备以外泌体为底盘的双靶向肿瘤疫苗的策略,用于肿瘤的个体化精准治疗。该疫苗通过黏附因子靶向肿瘤组织改善肿瘤微环境,通过巨噬细胞的信息靶向淋巴结激活特异性免疫应答,通过双管齐下作用,获得了优异的肿瘤治疗和预防复发效果。
五、主讲人简介
马光辉,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Fellow,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研究方向为均一生物微球和微囊的制备及其在生化工程和医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用于生化分离、药物载体、免疫佐剂(疫苗递送系统)、细胞培养微载体、酶固定化载体等创新产品。在Nat. Mater., Sci. Transl. Med., Nat. Nanotechnol., Nat. Biomed. Eng., Sci. Adv., Nat. Commun., JACS, Adv. Mater.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500余篇。
六、参会方式
扫码观看直播(BMEMat《生物医学工程材料(英文)》期刊)
